第1篇
(1)亲子交流在心灵上的缺失。
家长总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任意描绘,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喜好等强加给孩子,不征求孩子意见,不听孩子辩解,很多时候存在揠苗助长的行为,超越了孩子的心灵和年龄阶段。孩子嘟囔几句,就指责孩子:“讲你是为了你好,你还不听,气死我了!”,至于孩子为什么这么做,是对是错,则是不管不问了。有的家长极重面子,容不得孩子反对,更容不得孩子指出自己的缺点,即使自己有错误也死不向孩子低头。没有情感的共鸣,就没有心灵的交流。
(2)亲子交流在成长上的缺失。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只有教学相长,才能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然而,我们很多家长还没有做到:一是家长授“鱼”而不授“渔”,只定规矩,不提升思想,不提供方法,孩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二是家长不注重孩子自我的成长,怕孩子做错事、走弯路,不敢放手让孩子去想去做,阻碍了孩子独立自主地自我发展;三是家长不善于吸收孩子的优点,也不善于发现、改进自己的不足,不善于和孩子进行交流,也就得不到共同成长。
二、亲子交流在家庭教育中的回归的具体表现
(1)亲子交流在家庭教育观念上的回归。
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各种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新的信息相互碰撞,孩子接触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猎取的思想、观念、知识也越来越新颖,在某种程度上和自己的家长有了互通有无的可能。家长一定要转变观念,将传统的长期的单方面的灌输式教导转变为双向的互动的深入心灵、触及灵魂的亲子交流。
(2)亲子交流在家庭教育地位上的回归。
长期以来,我们家长只是把孩子当成“一个不懂事的小屁孩”,忽略了孩子作为“人”的本质。孩子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容器”,而是一个有思想,有对尊重、理解、信任和爱的要求的人,他们有实现自己、展示自己和自我成长的需要,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人格,陆芳亲子交流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与回归将自己置于和孩子同等的地位,平等地交流。
(3)亲子交流在家庭教育方式上的回归。
信任孩子,孩子做每一件事情,都有他自己的理由,家长们应该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允许他们做错事,让他们自行纠错、自行成长;理解孩子,不先行下结论,不预先“审判”,以一个孩子的视野,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听他们表述自己的目的、结果、教训、经验,重视和孩子眼神的交流、心灵的交汇、肢体的接触,做对了给孩子一个拥抱,做得不好有了教训也应该给孩子会心一笑;吸纳孩子的优点、闪光点,要鲜明地予以肯定,要表示向他们学习,并且落实在行动上,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升华。
(4)亲子交流在家庭教育平台上的回归。
第2篇
一、关于母亲的教育素质内涵及结构的研究
杨宝忠教授认为“是家长的教育素养,即家长所具有的教育科学知识以及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教育态度和教育期望。”而关颖研究员则从教育社会学视野出发,指家长教育素质是作为父母特定角色的特殊素质”,包括家长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等。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家长教育素质的统一体。华东师范大学学者莫建秀在毕业论文《学前儿童母亲教育素质及其开发研究》中将母亲的教育素质分为教育品质、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四个方面。学者李俐心在其毕业论文《小学生家长素质对家校合作影响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家长的教育素质分为动力系统、知识系统、操作系统三个方面。其中动力系统包括家长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和家长教育观念;知识系统包括家长对儿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卫生保健知识以及法律常识的了解;操作系统包括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两个方面。
二、关于母亲的教育素质现状的研究
学者东子在《中国母亲教育批判》一文中指出母亲的教育素质存在的问题①不懂科学教子:忽略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不善给孩子制定成长计划;不让孩子做教务;忽视孩子的自尊需求;漠视孩子交友需要。②过度娇惯溺爱: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过度保护孩子;无原则满足孩子的需求。学者张庆守在2007年经调查认为家长素质问题体现在缺乏“角色知觉”;观念陈旧;缺少对子女生理和心理特性的了解;不能够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知识结构。王凌、熊梅等对昆明市1210名学生及家长的调查中得出以下基本认识:(l)家庭教育普遍受到重视,但家长和学生在家庭教育目的、作用方面的认识有较大差异。(2)家长和学生对未来的期望普遍过高。(3)重视智育仍是主流,但素质教育的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4)依然重视良好品德的培养,但对品德教育的内涵的认识却在悄然转变。(5)劳动观念得到普遍认可,但劳动实践还有待于加强。
三、提高母亲的教育素质策略的理论研究
从成人教育的角度出发,莫建秀在其论文《学前儿童母亲教育素质的开发对策》中建议,母亲教育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从思想对母亲教育进行合理的定位,包括:对母亲教育的重要价值的肯定,将母亲教育纳入成人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从母亲教育的管理体制上加强,具体包括:完善的规章制度、固定的教育基地、权威的管理机构、专门的师资队伍、合适的教学材料、充足的经费投入。吕秋芬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在其毕业论文《0—3岁农村幼儿母亲育儿素养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提出了提高农村幼儿母亲育儿素养的对策和建议:社会各相关部门积极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农村幼儿母亲育儿素养教育的提高;为农村幼儿母亲创造业余学习条件;农村幼儿母亲要积极提高育儿意识和相关素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母亲育儿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黄跃洪提出改善城乡中小学生父母教育素质的建议及对策: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普及改进家长学校,加强家校合作,积极构建学习化社区,鼓励家庭创建学习型家庭,借鉴国内外优秀家教经验,探求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
四、影响母亲的教育素质的因素的研究
陶沙等人在1994年进行了“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母亲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对其教育方式有显著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等在《2—6岁儿童母亲教育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中,通过实际调查得出:母亲的受教育水平、母亲的职业、儿童的性别和母亲的教育具有显著性差异。
五、结语
综合以上关于母亲教育素质的研究的所有成果,可以看出当前母亲教育素质的研究现状主要呈现出这几个特点:
1.关于母亲教育素质的研究多混杂在家长教育素质和母亲素质的研究中,而专门关于母亲教育素质的研究数量较少。
第3篇
关键词:亲子教育;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亲子产品设计
1 亲子教育的内涵
所谓的“亲子”中“子”是指孩子,“亲”主要是指孩子的双亲。事实上,亲子话题受到关注的内在原因是现代父母对亲子教育的接纳与重视。
1.1 亲子教育的含义
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是以亲子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的,意在研究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及其教育。亲子教育是依据“PATP”(Parents as Teacher and Partner)的教育理念,提出“父母是幼儿早教中最重要的老师和玩伴”的理念。与传统家庭教育相比,亲子教育不再是长辈对孩子的单向教育,而是把“亲”与“子”两者都视为被教育的对象,提倡父母与孩子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中互动,达到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1.2 亲子教育的目的
通过亲子教育达到的目的有双重性:
(1)对父母的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父母来讲,孩子像一面镜子,会映射出自己的优点,同时也会折射出自己的缺点。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够在性格等方面有好的发展,很多父母选择亲子教育就是为了通过提升自己的言行等来更好地影响孩子。另一方面,通过亲子教育,让父母更懂得如何科学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实现家庭教育的目的。
(2)对孩子的教育。亲子教育注重对孩子右脑和早期智力的开发。其中可以分为智力和智能两方面:1)智力方面,主要包括对孩子观察、想象、思维、记忆、创造、注意力等能力的开发与培养。2)智能方面:主要包括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和言语能。动作能即大运动及手指能力;应物能即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分析和综合能力;应人能即生活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言语能即孩子的听、理解、语言表达能力。
2 亲子教育的理论基础
亲子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从诸多经典教育理论演变而来,而亲子游戏、亲子产品等都是以这些理论为基础汲取设计依据。其中,最著名的要属蒙特梭利教育理论。
2.1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含义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简称蒙氏教育理论,是由意大利人玛丽亚?蒙特梭利(1870~1952)创立的,她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发现很多儿童智能的不足多半原因并不是医学上的问题,而在于教育。她主张“利用双手操作发展智能”,并用此方法成功帮助智障儿童提升相关能力。如今蒙氏教育理论已推及到正常儿童的教育中,并为亲子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蒙氏教育着重于培养孩子具有O(秩序)C(专心)C(手眼协调)I(独立)这四种能力。
2.2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精华
蒙氏教育理论的精华主要有四个方面:
(1)自发性活动有助于儿童独立。蒙氏教育认为儿童自发性的活动能够培养他们逐渐走向独立。有些儿童表现出独立能力弱多数是因为成人的妨碍。而自发性活动法则提倡孩子的自主学习,以及成人对孩子的这种自主性、自发性不能给予强迫或压抑。
(2)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理论。蒙特梭利博士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期间,会对某种特定技能表露出强烈的兴趣及学习能力,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称这种现象为学习和教育的关键期。例如,儿童6个月至一岁期间是辨音敏感期。儿童敏感期具有暂时性,以及个体差异性。如果能够抓住儿童的敏感期给孩子提供与其敏感期相适应的条件,便可以加强教育效果。
(3)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吸收性心智。孩子自出生便通过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听觉等开始感知和吸收环境中的信息。因此,蒙氏教育认为孩子的教育应从一出生就开始。通常0~3岁的儿童属于潜意识吸收性心智,有比喻说此时的孩子像照相机,对身边的事物就像拍照一样无意识、无选择地吸收;3~6岁的儿童属于有意识吸收性心智,在吸收的同时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兴趣,也就是敏感期的出现。父母要学会观察和判断。
(4)儿童的成长要有适宜的环境。儿童的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和自发性活动都属于内部因素。这些内部因素要发展,需要与环境相互作用。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喜欢探索环境,并很容易吸收环境中的各种印象来建构其心智。因此,一个充满爱与快乐的环境非常重要。其次要开放和自由,自由的环境可以使孩子放松并显露本性,也就是释放天性。
3 基于亲子教育理念的亲子产品设计要点
亲子产品是指父母与子女一起参与并共同提高的一种育儿产品,也可理解为是适应十八岁以下儿童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并能满足父母与儿童在生活、娱乐、学习和交往之间交流活动的产品。[1]以蒙氏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产品设计原则,推出亲子产品设计中的几个要点:
3.1 产品的设计要同时满足孩子与父母的需求
亲子产品的使用者不仅是孩子,同时也包括父母。在父母与孩子共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仅通过互动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而大人也可以从这个过程中得到享受与娱乐,这样也将把枯燥的“哄孩子”转变为有趣的亲子体验。因此,务必要将亲子产品与儿童玩具区分开,在设计前期,做好产品定位,找到孩子和大人的共同频率是亲子产品设计的要点。
3.2 借助产品的使用过程营造气氛
产品的使用过程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下进行,所以必定会创造出某种情境,或温馨,或安静,或激烈,或热闹。不论怎样,在设计时,要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将为父母和孩子营造怎样的气氛与环境,不能局限于产品本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孩子体验某种亲感,这是教育工作中最困难的事”,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产品使用方式的设计先为父母与孩子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气氛。
3.3 设计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符合其敏感期特点
儿童的敏感期为亲子产品设计提供了直接而有效的设计依据,不同年龄的儿童敏感范围不同,因而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可以抓住儿童敏感期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帮助父母找到引导孩子的方向,同时也符合孩子的成长需求。从儿童敏感期图示可以看出,不同敏感范围会同时出现在某个年龄段。因此,产品设计可以兼具这些敏感范围,从而更加丰富有趣。
3.4 产品的使用给孩子提供发挥的空间
根据儿童行为自发性理论,我们了解到鼓励孩子自主的行为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所以在产品设计中,使用的方式不应太局限或死板,在设计的时候能够预留一定的想象空间或自主发挥的余地,同时这种发挥的空间又不是漫无目的的,是在设计的掌控之中。因此,把握这样的尺度很重要。
4 结语
亲子产业的热潮体现出现代父母对亲子教育的重视,而亲子产品作为亲子产业中的一个领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为父母提供亲子互动与亲子教育的便捷。好的亲子产品不仅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更能为父母与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文佳.亲子产品的设计方法研究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9:19.
第4篇
关键词释义:亲幼衔接:指幼儿0―3岁的亲子园(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之间多方面的相互连接。
中国从亲子教育概念的提出到亲子园、亲子中心的兴办也不过才二十多年的时间。幼儿园的蓬勃发展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但是,无论是幼儿园的教育还是亲子教育,我们都有太多的问题需要细细地思考。切不说近年来西方的众多教育模式蜂拥而致,也不说深圳到底有多少家亲子园?有多少家幼儿园?幼儿园中又有多少开办了亲子班?先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朋友在深圳市南山区某家幼儿园做亲子老师,幼儿园并设有专门的亲子教室,生员也不错。但是亲子班几乎属于幼儿园中独立的机构,和其他班级没有任何联系,甚至亲子班的家长也认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节庆和他们没有关系。只等孩子到上小班的年龄,父母一丢手就把孩子放到小班,认为孩子已经熟悉幼儿园了,可还是和其他的新生一样哭闹。如果是这样,家长为什么非要到幼儿园上亲子班呢?或者说家长带孩子上亲子班到底学到了什么呢?我有些想不通,家长天天陪着孩子上幼儿园,孩子怎么会不熟悉幼儿园的老师和其他孩子?怎么会不熟悉幼儿园的各个环境?怎么会不熟悉幼儿园的常规?于是我逐渐清晰的认识到亲幼衔接是存在的,而且是非常明显的。
在幼儿园以外的亲子园(亲子中心)大都没有开展专门的亲幼衔接教育。虽然也有一些打出了“亲幼衔接课程”的噱头,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内容。主要原因是亲子园和幼儿园整体环境的脱离。两家都不在一起,所谓亲幼衔接也只是空口说说。幼儿园和小学也是整体环境脱离的。亲幼衔接和幼小衔接之间有什么不同吗?首先,儿童到了入学年龄时,对外界环境已经有了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自我判断和调节的能力,所以对环境的改变能够在教短的时间熟悉和适应。而3岁前的幼儿依赖性很强,对陌生环境会因缺少安全感而产生抵触,适应较慢。其次,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已经离开父母,独自进行一日的学习。而亲子园的亲子教育是一直都有家长陪同的,到了幼儿园后,幼儿则需要脱离父母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一日教育生活,落差是很大的。所以整体环境的脱离,幼儿的年龄越小,影响越大。所以幼儿园的亲子班在亲幼衔接教育上是有很大的资源优势的。
虽然亲幼衔接在幼儿园有很大的资源优势,但是亲幼衔接的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思考。拿深圳的亲子教育为例子,深圳比较出名的亲子教育结构有金宝贝、南方贝贝、都市宝贝、东方爱婴等,除了在深圳广泛的兴办加盟的亲子中心外,在全国各地也有许多的加盟亲子中心,都有自己的三斧头,有完善的亲子课程和独自的教育理念。为了培养幼儿的优良性格、实现身体健康、潜能开发、善于协作、完善的亲子关系,以蒙特梭利教育思想、PAP理念、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主要以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认知、社会适应能力等五大能力是影响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帮助宝宝在这五大能力方面全面提高帮助宝宝在专注力、语言、情绪、社会交往、音乐、美术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蒙氏课、DIY、奥尔夫、感觉统合等等。深圳关外关内有1000多家大大小小的幼儿园,也实施着不同的教育理念,用着不同的教材。有的是蒙氏幼儿园,有的是艺术幼儿园;有的用的瑞吉欧理论,有的用的是建构课程;有的开展分享阅读,有的开展做中学。到底哪些理论好,哪些课程完善?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这些都是许多专家多年的心血结晶,并且都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而得。于是,我有一种感觉,我相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学前教育都是最热闹的。相比之下,基础教育内的中小学教育就安静了许多。这就不免让我有一些疑问,幼儿在不同的亲子园接受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又在不同的幼儿园再次接受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好比数字1、2、3、4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呢?于是我再次想到,能不能让幼儿在一种统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下,完成亲子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呢?没有比幼儿园的亲子班更适合承担这样的工作了。也许亲幼衔接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在于系统地梳理长期以来亲子园(中心)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走各路的情况,使幼儿在0―7岁前的教育统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亲幼衔接,而不单单是幼儿从亲子班过渡到幼儿班。
幼儿园的亲子班和幼小班之间存在的亲幼衔接,从宏观可以看做是“亲幼衔接”的概念下正需要逐渐统一的课程建构,也就是在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之下需要去逐渐完善的特色的亲子课程。从市场看幼儿园只所以办亲子班,最初考虑是亲子班的生员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幼小班,储备后续生源,而同时又提升幼儿园的竞争力(毕竟多了一项服务)。幼儿园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幼儿园的硬件环境设施、课程特色、师资团队、管理理念、宣传等。如果幼儿园的生员爆满,不存在招生的压力的话,无疑亲子班少了一种支撑点。在幼儿园整体竞争力提升的前提下,幼儿园的亲子班不免出现了视觉的盲点,容易被忽略,更多的人会把注意力放置在幼小班上。因为亲子班在原本的幼儿园教育体系中是新的添加剂,而早教课程和幼教课程又有很多的不同,管理和实施起来自然会有厚此薄彼的情况。许多幼儿园的亲子班或多或少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亲子班也没有幼儿小中大班之间联系的那么密切,从上课的模式和幼儿园也有不同。亲幼衔接在幼儿园失去了真正价值,也失去了意义。这就很容易造成亲子班和幼儿园的脱节,其结果亲子班和幼儿园的课程也逐渐脱节,幼儿园的亲子班和幼儿园以外的亲子中心相比也逐渐失去了亲幼衔接的优势。实际上,这是一种很普遍的事情,因为很多幼儿园还没有把亲幼衔接作为幼儿园建构课程中的一部分去考虑。而“亲幼衔接”作为课程去实施是有一定的难度。亲子早期教育不同于幼儿园教育,从课程模式、实施方式、能力评估等也幼儿园的课程也有很大的差别,需要有熟悉亲子和幼儿园课程设计能力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但是,亲子早期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可以运用相同的教育理论理念。所以,在幼儿园建构适合本园理念的特色的亲子课程是可以的。
在幼儿园的亲子班建构具有“亲幼衔接”特色的亲子课程。就必须更正亲子班和亲子中心是有本质性的不同,亲子中心是独立的教育单位,而亲子班属于幼儿园的一个班级,和大中小班是一样,它遵循于幼儿园统一的教育理念,服从于幼儿园统一的管理,虽然在活动组织上和参与群体上有一些差别。但在课程的设计中要结合和把握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这些是前提。之后要从几个方面思考,并进行实施尝试。首先,在亲子班各个年龄段的活动组织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常规培养都要和幼儿班的常规完全统一。比如,排队,喝水盥洗,取放玩具图书等。使亲子班孩子升如小班后会很快适应班级生活。其次,在课程组织和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小小班和小班的课程,找寻彼此间的联系,使孩子在上小班后,即便没有父母陪同,也会很快的适应班级的教学。再次,加强亲子班和幼儿班之间的互动,让亲子班的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和幼儿。特别是引导亲子班的孩子熟悉幼儿园的教职人员,在训练孩子礼貌问好的同时,有利于消除孩子对环境和人的陌生感。再四,对于即将要上小班和小小班的亲子班幼儿可以尝试开展无家长陪同的教学活动,对上幼小班有一个过渡。等等。即便做到了这些,还不能算做好了亲幼衔接,更何况要建立一个以“亲幼衔接”为概念的亲子课程。笔者早先虽然也在幼儿园带过小中大班,后又在亲子教育结构做亲子老师,现在又在幼儿园做亲子老师,也有一些经验。但是从事目前的亲子教学工作也只是结合着自己以前的经验进行教学,还是延伸着亲子中心的教学模式。为此,笔者请教过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很有经验的朋友。朋友给了我一些建议:首先建构一个以幼儿园教育理念为指导的亲子班教学大纲。在大纲中逐渐细化亲子班活动开展的模式、活动方案的书写表格、积累教育笔记和观察记录、及时反思每次的活动等等。而最重要的就是文案的积累和反思。通过每次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加之反思和讨论,逐渐清晰积累出亲子班的课程。也许朋友说的很轻描淡写,但是我知道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教育部副部长在全国幼儿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特提出:“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人们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接受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需求也在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从过去一段时间主要发展3―6岁的幼儿教育,延伸至0―3岁婴幼儿的教育,既是我国早期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是必然趋势。“十五”期间我们在提出目标任务时,特别提出了0―3岁的早期教育目标”。幼儿园发展亲子教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如何使幼儿园的亲子班发挥其作用形成特色,我相信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而“亲幼衔接”作为笔者尚不成熟的思考,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渐发现更多的问题,寻求出更多的答案,为0―7岁的教育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2] 刘文.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
[3] 百度
[4] 育儿网()。
[5] 中国幼儿教师网()
第5篇
现今各种亲子园、亲子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也越发重视学前教育从幼儿教育向亲子教育的延伸。这一切都说明亲子教育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在学前教育领域已经占领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好的亲子教育的实施需要专业的从教人员,中职学前教育担负着培养适应当代学前教育事业专业人员的责任,因此如何更好的培养专业的亲子教师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想让学生变得专业首先需要学生喜欢这门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这与教师对课程的设计与创新是分离不开的,本文将对学前教育专业亲子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创新进行粗浅叙述。
一、让学生了解亲子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要让学生热爱这一学科,首先,应让学生系统的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明确亲子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1、亲子教育的概念
“亲子教育”中的“亲”主要指有血缘关系的父母、爷奶、延伸至主要代养人(保姆、家庭教师),“子”是指孩子,“亲子教育”即通过对父母的培训与提升而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试,在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的情况下更好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培训方式。
可以看出“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护基础的教育,是看护人与婴幼儿之间的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亲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强调父母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针对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协调而进行对父母的培训与提升,使父母和孩子能够更好的沟通。“亲子教育”与一般意义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及“儿童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脑科学发展为基础,推行从0岁开始的教育观念,打破以往那种婴幼儿(0~3岁)只要吃的饱、吃得好的养育观念,强调全程教育、全面发展,形成早期性格和各种能力、习惯。
2、亲子教育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庭对后代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倾注了关怀与重视,特别是对0~3岁婴幼儿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给予特殊的关怀和教育。人们逐渐意识到对婴幼儿的养育不仅仅是以往传统观念里单纯强调吃好、玩好那么简单。而在0~3岁这一最关键时期,父母往往最缺乏经验,时常处于慌乱之中:“我的孩子是不是说话晚了?他为什么老撕东西?”这些惶恐伴随着孩子的每一个变化。许多家长不知道婴幼儿在发展中存在“敏感期”,他们对婴幼儿动作、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时时惊喜,但又感到困惑,觉得在育儿实践中缺乏必要的对婴幼儿的了解。而社会又缺乏对0~3岁婴幼儿教育的指导。亲子教育活动课程恰好填补了这一年龄段的空白且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亲子教育”采用现代育儿的最新理念,传播正确的育儿观,传授家庭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情趣的、有实效的亲子游戏活动,使广大家长逐步接受现代育儿的科学理念,掌握现代育儿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促进了儿童的主动发展,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实践证明,“亲子教育”是年轻家长接受继续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由于教育内容和指导方式配合在愉快的的游戏活动和平凡的生活中,能使家长切身地感受和理解亲子教育的特殊意义。
二、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利用引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亲子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2、利用学生优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亲子教育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掌握相对欠缺,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与创造能力较强。因此在亲子教育课程教学的设计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亲自的讲解、示范,让学生形成的对每个操作流程的具体认知,再结合练习、具体操作环节的要点分析,让学生在准确掌握操作要点的基础上,完整流畅地展现出具体操作流程。从而使学生的信心增加,促进学习兴趣。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给亲子课增加亮点
多媒体课件以教学课题为主要线索,以多种方式,不同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精美的插图、声情并茂的音乐、清晰直观的视频,新颖的动画设计,都可以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耳目一新,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学习兴趣大增,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6篇
关键词: 石家庄市 父亲参与 幼儿教养
对于父亲参与教养,Lamb等根据已有研究,归纳出父亲参与教养的三个维度:互动性、可及性和责任性。互动性(Interaction)指的是父亲在照顾孩子时,与孩子的互动行为,例如拥抱、和孩子交流、游戏等互动行为;可及性(Accessibility),即父亲并未与孩子直接互动,而是在孩子有需要时随时召唤,;责任性(Reponsibility),该参与层面较难界定,主要指父亲对孩子的成长负责,觉察孩子的认知、情感、身体的需要并尽可能满足,如知道孩子生病时该去哪个医院,为孩子上学寻找学校等。北京师范大学的伍新春教授在此基础上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父亲参与教养问卷,本文则采用伍新春教授编制的父亲参与幼儿教养问卷进行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都是儿童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父亲和母亲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儿童的成长起着不同的作用,任何一方的缺席都会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1]。现实生活中的单亲家庭问题孩子较多现象说明了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下,父亲只要负担起养家糊口的工具性角色即可,无需与母亲共同分担照顾孩子的角色。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父亲在社会对其工作成就期望的压力下,为了工作会自动或不知不觉地在孩子成长中缺席。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重要作用及现实生活中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相对缺席的矛盾亟待解决。
(一)父亲参与教养的作用
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对育儿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温暖的父子关系能预测积极的孩子表现。亲职温暖包括父亲对孩子在社会支持、解决问题等方面的鼓励,相反,亲职支持不足的孩子会感觉疏远,表现出敌视和进攻性、低自尊、和危险行为[2]。其次,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可以促进父亲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父亲在参与幼儿教养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地了解自己,体会到为人父的喜悦,体验丰富、完整的人生。再次,父亲参与教养可以促进家庭和谐。一般家庭中,随着孩子的出生,夫妻要面对育儿带来的体力与耐力的双重挑战。夫妻在有了孩子之后对婚姻的幸福满意度明显下降,妻子的下降幅度高于丈夫,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养孩子的责任落在妻子身上,如果丈夫能参与育儿,减轻妻子的负担,婚姻关系会更好,家庭也会更和谐。
(二)现实生活中父亲参与的实际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很有代表性的情况是,父亲挣钱较多,抽不出时间照顾子女;而且,相对于母亲从事的辅职业(如教师、护士、文员等),父亲的工作(如医生、律师、商人等)才是“真正的”工作。虽然现代化进程加快,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都得到提升,但是“男主外,女主内”性别角色分工意识在我国并未呈现弱化趋势。包芳、吴炳义曾在2000年对河北省2111名18~64岁的男女进行调查,其中58.5%的男性和52.3%的女性对“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持肯定态度,而在1990年分别为50.3%和42.6%[3]。不仅在家庭生活中,在孩子早期成长环境中,尤其各类幼教机构中,清一色的也都是女性教师、女保育员,更减少幼儿接触男性的机会,导致男性或者父亲对于幼儿的影响显著低于女性,这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或者社会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是现在社会男孩子缺少男子气质、男孩女性化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提高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石家庄市新华区、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裕华区五个区各抽取一个幼儿园,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5,问卷回收率为92.5%,剔除无效问卷1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72份,问卷有效率为92.9%。幼儿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情况见表1。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为了在较少时间内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数据资料,本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使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弥补单一量化带来的局限性。本文采用北师大伍新春教授编制的父亲参与教养问卷,从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三方面分析石家庄市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本问卷采用正向计分法,分数越高表示父亲参与教养越多、教养行为的频率也越高(0表示从不、1表示偶尔、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4表示总是)。经检验问卷所有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83和0.93之间,维度下的子维度的a系数介于0.68和0.88之间,达到可接受水平,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三)施测。
把问卷交给幼儿园的主班老师,在家长接孩子时详细介绍问卷的填写目的及要求。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由家长带回家让孩子父亲填写,第二天带回幼儿园交给主班老师,并由研究者统一收回。
三、结果分析
(一)父亲参与教养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
父亲参与教养表现在三个方面: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以父亲参与教养的三个维度为被试内变量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父亲参与教养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2,342)=27.336,P
(二)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是否独生之间的差异
以幼儿是否为独生为自变量,幼儿在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是否为独生子女在互动性维度上存在差异(P0.05)。这可能是因为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没有人与其分享父亲的互动。父亲在责任性与互动性上不存在差异说明:即使在子女较多的情况下,父亲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空间上,都能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且意识到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这可能是因为,我国正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中最多就两个子女,相比之前家庭规模正在缩小,父亲完全有能力及精力对自己的孩子们负责。
(三)父亲参与教养在幼儿性别上的差异
以幼儿的性别为自变量,幼儿在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三个维度上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的性别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现在好多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父亲的关爱自然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另一方面,在本次调查样本中,独生子女人数较多,所占比例大约为77.9%。因此得出的结论是:父亲参与在幼儿性别上没有差异,这一结果与许岩(2010)研究结果相一致。
四、建议与对策
(一)父亲要树立新型育儿观,并把思想转化为行动
访谈发现,绝大多数父亲意识到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重要性,但是仍然觉得母亲更适合家务和育儿工作。在访谈中一位父亲说:“其实好多事情感觉就是习惯,就是觉得某些事就应该是谁去做,如给孩子喂饭、买什么样式的衣服,如何根据天气情况换衣服等,这些事情大多数是我妻子管,因为女同志对服装的样式比较讲究,心也比较细,总之感觉这些事情就是母亲做的。”
鉴于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要提高父亲的参与水平,就要树立新型的育儿观,即自觉、主动地育儿参与态度和民主、开放的教养方式。父亲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孩子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一种社会责任、一项法律义务,对孩子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4]。要把教养孩子当做自己的事业,并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同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要不拘泥于传统,不为因袭、刻板的两性角色规范所束缚,在顺应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性别角色,增强独立自主性和角色弹性,促进婚姻和家庭和谐美满。
(二)家庭成员要创设良好的环境,鼓励、支持父亲参与教养
家庭成员对父亲参与教养的态度会影响父亲的参与水平。一般来说,妻子对丈夫的鼓励和支持是最关键的。如果妻子具有平等主义性别观、对丈夫扮演的父亲角色的能力有信心,并且认为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影响的话,就会促进父亲参与。相反,如果妻子怀疑丈夫的育儿能力,把注意力放在丈夫抚养、教育中的不熟练,或者与自己方法存在不一致等方面,就会认为父亲“笨手笨脚”或“碍手碍脚”,则会把父亲挤到教养的边缘。当然也只有夫妻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同切磋符合自己孩子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抚育方法和教养艺术,才能有效促进和推动家庭和谐和幼儿全面发展。
(三)积极为父亲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在访谈中有的父亲提到:“其实现在好多人在自己还不太成熟时就当上了父亲,没有什么育儿经验,在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不知道怎么样解决,只能干着急,希望能够多了解一些具体操作方法,今后遇到同样问题时可以用得上。”“我参加学校开展的专家讲座,感觉多开一些育儿课挺好的,但是有的时候还是感觉理论性太强了,实践的时候根本用不上,完全是两回事。”
近年来很多学者呼吁将有关家庭角色、育儿技能及亲子关系等方面的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在中学和高中普及家庭职责、角色扮演、协调知识和技能,但这并非易事,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研究者呼吁相关部门关注父亲参与,积极寻求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争取民间基金会的赞助。灵活举办一些社会教育和服务项目,如讲座、研讨会、互动剧场、亲子活动等,让更多需要学习的父母参与进来,共同分享,教学相长。同时改变以往“我说你听”的填鸭式教学,多设计一些具体的情境案例,引起家长的共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不仅要帮助父亲学习一些育儿方式和技能,还要使父亲更有经济能力,即向父亲提供工作培训和教育提升的机会,使他们在没有经济压力的前提下,更好地投入和参与教养。
参考文献:
[1]魏栋.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以上海市A区三所幼儿园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2]张亮,徐安琪著.父亲参与研究:态度、贡献与效用[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包芳,吴炳义.透视性别意识对妇女地位的影响[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6):29.
[4]孙彦.城市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第7篇
师资 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09-02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发展,0-3岁婴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指出:“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积极开展0-3岁儿童科学育儿指导。积极发展公益性、普惠性的儿童综合发展指导机构,以幼儿园和社区为依托,为0-3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导。加快培养0-3岁儿童早期教育专业化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类亲子园、早期教育指导机构在国内应运而生。但是很多早期教育指导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存在师资水平普遍不高、课程安排缺乏科学依据、对家长的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亲子园应有的教育功能无法得以实现。
一、0-3岁亲子园教育的现状
(一)师资现状
目前,我国早期教育市场的师资主要由4类人员构成:第一类是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这类学生在“3-6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幼儿园实习经验,但是对0-3岁婴幼儿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缺乏了解。第二类是艺术类、英语类专业毕业的学生。这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但是缺乏相应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幼儿教育方法,对教育对象特点的把握较为欠缺。第三类是幼儿园的骨干教师。这类教师一般具有较为丰富的带班经验,有的教师自己当了妈妈,对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一定的把握,但是缺乏对0-3岁幼儿早期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系统学习。第四类是参加短期亲子教师培训的教师。这类教师参加培训机构或师范院校举办的各种短期培训班(如蒙氏课程培训、感觉统合训练指导师培训、多元智能亲子课程培训、奥尔夫音乐课程培训等)并获得结业证书,他们通过短期的集中学习,对幼儿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有所了解,但获得的只是初步的或某一方面的粗浅理论。
(二)课程现状
国内早期教育市场存在的课程主要有音乐课程、艺术课程、运动类课程、语言课程、思维课程等。尽管各个亲子园的课程名称不相同,但是归结起来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课程(有的早期教育机构称为全脑开发课程)。这类课程涉及对婴幼儿各种感官、语言、思维、人际交往、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开发。一类是特色课程。这类课程基本上是奥尔夫音乐、创意手工、蒙氏理论与方法以及在这些名称之下细分出来的课程,很多课程是由亲子园里的一线教师综合各种教育资源后进行划分得来的,如“妙事多音乐”“奥尔夫音乐”“蒙台梭利教育法”“感觉统合训练”等课程,这些课程看似丰富,但是几乎未经本土化就直接植入,其科学性和适宜性有待商榷。
(三)家长教育实施现状
亲子园应当为家长提供先进的育儿理念及早期教育服务,指导家长如何科学育儿,帮助家长制定合理的育儿方案,为婴幼儿的成长提供方法指导。目前,亲子园教育更为关注婴幼儿本身的发展,对家长的指导力度明显不足。大部分亲子园的家长指导仅限于亲子课堂中的示范指导、口头指导,以及课堂外的个别咨询等。指导的内容也比较单一,一般局限在具体招式的示范上,如教会孩子和家长某一种游戏,会做某一个动作,缺乏对教育原理的阐释。课后的沟通指导也只停留在孩子的具体表现上,如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点是什么?孩子的哪个方面比较欠缺?需要再发展什么?如何鼓励孩子发展?有的早期教育机构会通过家长讲座、家长沙龙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这种指导一般只介绍基本的教育理念,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二、0-3岁亲子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班出身的早教教师
目前国内早期教育市场中经过专业而系统培训的早教教师较为缺乏,导致早期教育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有的早期教育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自身进行宣传包装,以示教育水平很高。但是实际上,有的英语专业、音乐专业出身的教师缺乏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准确把握,对0-3岁婴幼儿的教育规律认识不足,导致在亲子课堂上只会向家长做简单的示范,缺乏对教育原理的解释,无法起到引导孩子自主成长的目的,更加无法发挥对家长的专业引领作用。
(二)缺乏科学的亲子课程
国内市场的亲子课程看似琳琅满目,实则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从课程形式到课程内容,东拼西凑的现象严重。此外,亲子课程中用到的音乐、素材等,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因此,这些课程无法制作成系统的书面材料提供给家长,这就导致亲子园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功能大打折扣。婴幼儿及家长在亲子园或早期教育机构接受指导的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家长和孩子都很难当场消化学习内容。而早期教育课堂最重要的是让家长学会在家里如何教孩子,在家里如何有效地引导孩子自主发展。婴幼儿学习发展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对婴幼儿而言,需要在不断地重复的练习中获得新的体验,如果仅靠在亲子园里进行的短期学习,那么教育效果肯定不够理想。有的早期教育机构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但是苦于没有获得相关的知识产权和版权,这些教学内容及素材无法刻录成光盘或制作成书面的家长指导手册分发给家长,让家长在家庭中进行反复练习。当家长质疑孩子的学习收获时,教师只能向家长解释“孩子的学习是在重复中进行”的理念,而为了弥补无法将教学课程带回家的不足,同样的学习内容安排2次课学习,相当于家长花双倍的钱学习同样的内容,造成早期教育的价值大打折扣。
(三)对活动主体缺乏准确的把握,导致家庭教育指导功能难以实现
0-3岁亲子园教育活动的主体不仅包括教师、0-3岁的婴幼儿,而且还包括家长。在亲子园教育活动中,家长既是学习者,又是教育活动的传递者和实施者;在家庭中,他们直接支持和指导婴幼儿的活动。因此,亲子园教育既要促进这些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期的婴幼儿的发展,又要根据家长的不同特质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在亲子活动中要实现家长的有效指导,一方面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品质,从而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亲子园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婴幼儿的具体表现,片面地追求婴幼儿对具体任务的完成质量。对家长的指导局限于简单的招式示范,缺乏教育原理的解释,导致家长机械地进行模仿,不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对家长的忽略容易导致家长产生错误的认知,如单纯地追求孩子的即时表现,忽略了孩子的自主发展,这种错误认知会变成干扰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
三、改进0-3岁亲子园教育的建议
(一)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早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优质的早教师资
首先,重视早期教育专业人才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做到两方面齐抓共管,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师范教育”转向“教师教育”。其次,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的早期教育专业建设,依靠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科研机构、早期教育专家等多方力量,从职前早期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入手,同时还要撰写早期教育专业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教材,收集相关音像资料,丰富0-3岁婴幼儿教育资源。再次,遴选最能胜任幼儿园小班教育的骨干教师,将之置于0-3岁早期教育与指导团队研究环境和实践中进行“培植”,使其快速成长为0-3岁早期教育的骨干教师,弥补早期教育专业人才的缺口。最后,加强对市场上各类早期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严格审核培训机构的资质,对培训指导师的资格做出相应的规定,对培训内容做出最低标准的规定等。
(二)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优质早教课程的研发与推广
一方面,成立行业协会或出台相关规定,建立亲子教育师资资质认证机构,规范亲子教育市场的秩序,制定切实可行的亲子教育教学大纲,规范亲子园课程,保证亲子课程是科学的、高质量的。另一方面,吸纳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科研机构、早期教育专家等多方面力量,成立亲子园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吸纳先进的婴幼儿教育理论,结合本土文化,分析不同社会阶层的需求,不断丰富亲子课程的内容,满足不同家长与市场的需求,开发出丰富多彩的、富有特色的亲子园课程,并形成长效的追踪研究机制,不断调整和改进亲子课程的设置,保障亲子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长指导活动,保障科学有效的家长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终身的教师。为保障婴幼儿教育的科学有效,必须科学合理地对家长进行指导。在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上,根据家长的实际需求,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如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等。也可以根据婴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的表现,以及家长在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引导,提供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还可以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幼小衔接问题等与家长进行交流。在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上,根据指导对象、指导内容和指导目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指导形式,如课堂指导与课后指导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传授式指导与互动式指导相结合。
总之,只有切实提高亲子园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确保早期教育课程的科学合理,保障家长教育的切实有效,才能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亲子园教育的双重功能,促进整个早期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第8篇
【关键词】 亲职教育;网页游戏;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1-0030-06
2010年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显示:初中生与父母的争吵增多,不愿意跟父母交流,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也害怕父母的批评和唠叨,75%的受访高中生觉得和父母的交流有问题或偶尔有问题,55.5%的高中生与父母以外的其他人交往时有问题。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青少年期属于依恋向独立的转型期,人格上追求实现自我,思维上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情感上自制力薄弱。二是父母还处在儿童期的依恋型管教方式,没有掌握有效沟通技巧,没有学会情绪管理核心方法以及更新亲职教育的知识。父母只有通过主动学习亲职教育知识,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才能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提升家庭情感功能。
亲职教育的理念从20世纪30年代起为西方诸国所倡导,这种教育在德国称为“双亲”教育(Eltembildug,美国称之为“Parental Education”),我国台湾学者将其译为“亲职教育”,其含义为对家长进行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亲职教育是一种以父母为对象的成人教育,以增进父母自我了解、学习管教子女的知识能力,以改善亲子关系为目标,在健全父母与子女的人格与家庭功能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现代的父母面临许多亲职教育压力,例如,与子女沟通不畅、在学业、交友、生活习惯、家庭责任、价值观等各方面的认知差异,而导致不知如何管教,很多父母表现出了无力感。父母渴望获得教育子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技巧。但目前我国亲职教育的开展形式单一,往往以各种讲座、学校家长会、社会咨询机构、私营培训机构等形式存在。社会上有关这方面的正规培训不多。父母平时因为工作忙或要照顾家庭成员没时间参与一些讲座。平时都是些碎片时间,通过上网和书籍获得相关文字的零碎的知识讲解,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父母所面临的角色困境,应如何借助协助,使其成为高效能的父母,在实际生活的运用中更能得心应手,达到“知行合一”的境地,就成为本研究所关心的重点。
1.网页游戏特点符合目标群体父母的学习特征
网页游戏( Web Game, Browser Game,无端网游)又称Web游戏,是一种无需下载客户端,只要安装浏览器并且能上网,就可以玩的游戏,尤其受到青少年和上班族的青睐和追捧。网页游戏以互联网为依托,供多人在线玩,除了具有游戏的代入感、沉浸感,玩家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外,与传统的网络游戏相比,它还具备以下一些特征:①无需下载客户端,只需打开浏览器就可以进行游戏;②提供轻量级娱乐,占时间少,操作简单;③符合快速的生活节奏,随时打开、关闭、切换,体现玩乐的方便性;④随时与朋友进行社交互动,共同完成游戏任务;⑤可以被各类数字移动设备终端访问。网页游戏以上特点特别适合利用碎片时间达到娱乐效果的受众。对于父母群体,网页游戏可以最优化实现亲职教育游戏化学习的目的。网页游戏操作简单、占用时间少,获得游戏娱乐的同时,不影响其他网络行为,如新闻浏览、即时聊天、小说阅读。鉴于这些优势,网页游戏受众群已包含下至青少年上至六旬老人,老少皆宜。
家有青少年的双亲年龄一般在35岁~50岁之间,处于“家庭成熟”阶段。在这个年龄段上的成年人都非常专注于事业和家庭责任,平时既要忙于工作又要照顾家里老人和小孩,只有一些零碎的空余时间,并且只会是轻度游戏玩家。随着他们的孩子逐渐长大,在这个年龄段上的成年人,也往往会因孩子进入初中后不再对自己言听计从,有较多的意见,不愿意与自己太亲密的种种反应而担心与焦虑。父母对自己的教养方式缺乏认识,亲职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迫切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解决平时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网页游戏的操作简单性,使不怎么玩游戏的父母们也能轻易上手。网页游戏随时打开、关闭、切换等特点可以保证家长只需登录20分钟就可以获得一次有效的游戏化学习经历,父母玩家短时间内就能达到有意义的学习目标。通过游戏创设,家长平时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与子女冲突的场景,父母在模拟子女的NPC的互动反馈中直观体验到自己在家庭角色中的感知和应对模式,以及这种互动模式下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而掌握亲子有效沟通技能和情绪管理的整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成为一名高效能的父母。
2.依据相关理论构建亲职教育知识结构树
2.1亲职教育的理论基础
亲职教育的理论基础有心理分析理论、行为学习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及生态系统取向理论等,根据这些理论对亲职教育的指导概括为如表2.1所示。心理分析理论认为,成年人的心理冲突、人格特征、心理结构等都可以追溯到早年关键的时间及儿童的愿望与幻想,早年的母子关系是日后人际关系的原型。行为学习理论相信人的行为是经由制约的结果,所有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来,主张学习是改变行为和推动发展的根源。这些概念在亲职教育的运用上,主张父母可以适当运用奖励、惩罚、忽视以及以身作则等方式,更有效地实施管教子女的策略。
2.2亲职教育的内容选取
青少年的父母是处于火山居民时期(Unell & Wyckoff,2001),父母所持的教养信念、态度、价值观和沟通方式,与青少年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家有10~15岁青少年子女,面对他们正处生理、心理及社会化各方面急速成长的青春期转变,很多父母都感到束手无策、焦虑和担忧,开始怀疑自己的教养方式。但目前国内外针对青少年阶段家长设计的亲职教育方案甚为有限。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大量亲职教育的研究、著作,以及父母效能系统培训效果研究,采用访谈方式收集青少年期家长的需求,设计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及预防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亲职教育方案,以游戏化情境模拟形式展现,进而提升父母亲职教育的能力。根据父母现有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本研究从父母了解青少年期特征变化、对自身发展,以及亲子调适和沟通三方面设计了亲职教育知识结构树,如图2.1所示。
父母对青少年期认知主要包括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的特征与变化、子女成长的转变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正向态度接纳青少年期子女发展的改变、青少年行为目的、青少年与异友、青少年次文化六个方面的内容。
父母的自身发展认知主要包括亲职信念与态度、民主的教养态度、夫妻关系与家庭经营、父母的自我改变四个方面的内容。
亲子调适和沟通主要包括沟通方式与技巧、情绪觉察与管理、鼓励有方三方面。其中沟通方式与技巧包括学会倾听、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子女进行交流、沟通方式多样化、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六个方面内容。情绪觉察与管理包括了解情绪特质、正向处理情绪、应用自觉轮技巧、引导孩子情绪表达与管理四个方面内容。鼓励有方包括鼓励和称赞的区别、鼓励的特殊用语、鼓励的原则三方面内容。
根据以上三方面学习内容的特征和知识结构分析,采用的不同学习活动和过程,让学习内容正确反映到游戏中去,实现游戏性和知识性的高度融合。
3. 亲职教育教学目标维度制定
亲职教育网页游戏必然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展开,否则任何的游戏任务和活动都无法促进有效的学习,缺乏对学习结果评价的依据。特别是对于擅长独立学习的成人学习者来说,教学目标也是自己所设的学习目标的有效参考路径。本研究团队根据前期对目标群体调查结果和特征分析,亲职教育游戏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涵盖多维度、多层次的子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的类型层次设计恰当的游戏任务和目标,任务系统是父母玩家的核心体验,也是教学目标的外部表现,教学目标整合在游戏任务中,而游戏任务中蕴涵着教学目标。为使父母通过碎片时间获得愉悦同时收获亲职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应尽量把总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各个子目标,分别渗透到各个分任务中,随着游戏任务推进,解决问题,完成游戏各阶段任务目标,从而实现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如图3.1所示,根据教学目标的类型性和层次性设计不同游戏任务,游戏任务应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使父母双方通过共同参与、协作讨论,实现学习目标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
4.亲职教育的游戏任务设计
本课题组成员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调查,结果发现父母的亲职教育的知识来自于对原生家庭父母的观察和模仿,在潜移默化中,这成为自己教养下一代的准则。随着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变化和培养目标的更新,原先无师自通的、自发的、本能的一套亲职教育方法不再适合当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家长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亲职教育动机,但由于目前社会上亲职教育的培训开展形式单一,学习内容以知识技能介绍为主,缺乏技巧演练和情感分享,使得培训效果甚微。为了增加家长学习亲职教育的兴趣和效果,设计“完美家长集中训练营”网页游戏,以情境模拟形式展示家长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子女教养问题,引人入胜的任务剧情,生动的人物刻画,家长通过完成情感体验任务,及时感知和掌握各种亲职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亲职教育网页游戏中的任务系统是家长体验的核心内容。通过游戏任务增加父母代入感和沉浸感,满足玩家的探索欲望和情感体验,增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父母的角色成长。“完美家长集中训练营”网页游戏设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以主线任务的形式体现,而短期目标以各种事件体现,给予父母阶段性的目标和指引。在游戏的进程中将长期目标分解成多个阶段性目标,将教学目标的层级结构与游戏任务目标的层级结构相关联,使教学目标蕴涵在游戏任务之中,让父母在完成主线任务的过程中有目标地体验现实中遇到的教育子女问题,当父母完成其中一个目标之后,实现阶段的成长,掌握亲职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成为高效能的父母。
4.1多层次任务目标设计
亲职教育游戏任务设计多层次的任务目标,让家长在游戏创设的亲子互动日常生活情境中,带着真实的任务,一步一步深入学习。针对家长的实际需求,在亲职教育理论指导下,创建“完美家长集中训练营”,其中设有对青少年期特征了解、解决子女问题技巧、学教养方式和促进父母自身成长四个层次的任务目标,渗透在10个支线任务中,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如表4.1所示,设有非凡青少年、甜蜜的“结”、透视镜、情绪风向球、孩子的秘密花园、同心圆、赞美的功效、孩子的书包有多重、爱的留声机、火星来的信10个支线任务,每个任务中蕴涵着多层次的任务目标。亲职教育支线任务以非线性故事结构展开,每个任务分解成多个子目标,目标结构清晰,家长完成子目标获得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且让家长从模拟子女角色的NPC反馈的表情中认识到正确的处理行为。家长可以根据自身亲职教育的能力起点,选择不同层次的支线任务,进行体验式学习,在情景化亲子互动过程中形成感知和应对模式。
4.2分支式对话交互设计
为了让家长玩家的体验生动起来,增加他们的满意度,而不是感觉当前对话只是预录脚本的一部分,本研究角色交互机制采用分支式对话系统。分支式对话系统,即玩家与NPC对话的内容以不同分支形式出现,自然地雕刻了对话内容,玩家可以从不同的选项中选择自己的回答,对对话的内容演进有控制权,增强玩家交互性和沉浸感。“完美家长集中训练营”采用分支式对话系统,主要为家长在亲子交流中提供各种可能做出的回答选项,让父母感觉到对话自由,提高父母与NPC建立起模拟亲子关系。父母的每个回答都会影响NPC对他们的态度,每个选择都会得到一个与选项关联的不同“心情点数”,程序中设计了累计心情点数的计数器与分支对话同时作用,父母的每一次作答都影响与NPC亲子关系的深化。
在分支式对话系统中,设计了一系列风格的表情符号和表现玩家态度、神态的简单动作指令。家长每个选项的回答与表情符号结合起来,整体体现父母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减轻家长阅读所有回答选项的心理负担,减少回答问题时停滞的感觉,确保亲子对话速度以一种更为自然的方式开展,增强了游戏的沉浸感和流畅性。图4.1为父母偷看孩子日记事件,是小孩在责问家长的这种行为是侵犯了孩子什么权的一个亲子交流场景,游戏把家长的选项以一系列的风格表情图标(快乐、沮丧、愤怒、生气)概括出来,每个表情图标关联着一种应答内容。家长把鼠标移动到其中一个表情时,弹出完整的应答。愤怒图标里显示的是“我这是应该的!跟我讲法律,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有权利教育孩子。 ”本体验板块通过父母与NPC建立模拟亲子关系,形象地置入使之成为有效能的父母的历程,从而获得子女成长、适应与发展有关的知识,增强父母教养子女的技巧与能力,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图4.1“幸福之家 爸妈请你们不要偷看我日记”的场景
5.小结
父母拥有亲职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除了为父母角色设有亲职教育游戏任务,还设置了社会支持帮助系统。该系统不仅让家长在面对亲职教育的问题时,能及时获得社会资源支持,减轻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也提供咨询和协助,进而提升家长解决问题的技能,强化家庭亲职教育的功能和家庭关系的维系。亲职教育网页游戏上设置的社会支持帮助系统成为了所有家庭亲职教育沟通的渠道,提供家长、学校、社会的网络联系与资源共享。积极组织家庭互助团体,应用亲职教育的各种可行方式,促使家长们能相互帮助、支持及交流教子经验,把自己在教子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表述出来,大家进行讨论找到解决之法,并能得到在线专家的指导,把所获得的关于亲职教育的相关资讯,及时地公布到系统上,做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
本研究设计的亲职教育网页游戏不仅具有满足父母情感体验的游戏任务,还提供了多元化的亲职教育网络资源和在线专家咨询服务,对家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助益。
(1)情感支持:给予家长关怀、同理、了解、鼓励及团体归属感,家长获得其他成员的经验分享和支持,让家长在教养子女的路途上不再孤单无助,情感需求得到满足。
(2)工具支持:提供亲职教育的相关信息、知识和活动,以及在线专家和教师们的免费咨询服务,帮助家长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协助其学习家庭管理和亲职教育技巧。
(3)知能支持:让父母利用零碎时间完成游戏任务,直观地体验到自己在家庭角色中的感知和应对模式,以及这种互动模式下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而掌握亲子有效沟通技能和情绪管理的一套方法,在实际运用上更能得心应手,达到“知行合一”的境地。
亲职教育在健全父母与子女的人格与家庭功能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通过亲职教育游戏任务增加父母代入感和沉浸感,满足父母的情感体验,增进父母之间的交流和互助,促使父母自我了解、学习管教子女的知识和技能。希望父母通过完成亲职教育游戏任务,反省以前自身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减少对孩子的严厉和命令行为,减少对孩子生活、学业、健康、朋友、前途等不必要的担心和不安,减少对孩子的拒绝行为,跟青少年之间的关系趋于友好、和谐,产生更多的信赖。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2010年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EB/OL].(2011-3-6)[2011-3-19]. http:///info/infoDetail_19675.htm.
罗东山.高中生亲子关系及其调试[J].科技信息,2006(05).
杨晓莉,邹 泓.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39-43.
王丽娟,于璐,熊韦锐.国外青少年亲子沟通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7):43-45.
方晓义,徐洁,孙莉,张锦涛.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544-553.
胡宁,邓林园,张锦涛,方晓义,陈蕾,梅海燕. 家庭功能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4):93-100.
房超,方晓义.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5-72.
侯静,陈会昌,王争艳,李 苗.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85-191.
李建民,郭霞.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9):10-12.
游意斐.从电子互动游戏看家庭中亲子权力关系[D].台湾: 国立交通大学,2009.
第9篇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新疆作为民族聚居地,涌进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本地进城的民工,主要由南、北疆各地州农牧区进城寻找就业机会的剩余劳动力。二是内地民工。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全疆外来流动人口总数为141.1万人,相当于全疆总人口的7.6%[1]。当时乌鲁木齐市实有人口为208万,其中流动人口48万,占全部实有人口总数的23.1%,这与我国其他大城市的情况大致相似。同时,随着流动人口外出打工“家庭化”的趋势加大,一些儿童或者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或者在城市出生而继续留在城市。特别是近几年来乌鲁木齐市对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采取了“便民、利民、简化”的特殊政策,使得流动儿童数量激增。目前,就读于乌鲁木齐市的流动人口子女人数达到近10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的近1/3[2]。对于这一群体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表明,家庭因素是形成个体差异的最初根源,而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3]。父母养育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父母养育方式从不同的方面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否定的、消极的、拒绝的等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一定层面的负面影响;而肯定的、积极的等教养方式则对子女的个性特征、社会交往、自我评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父母教养对子女心理发育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研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调查了乌鲁木齐各区六所中学616名初中学生,目的在于探讨流动儿童父母养育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子女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流动儿童是指未满18周岁,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到城市居住、生活的儿童。在本研究中的操作性定义为:被试及父母的户口所在地是否在乌鲁木齐。按照该取样标准,抽取乌鲁木齐市各区六所中学初中生,共684名,收回有效问卷616份,有效率为90%。其中,男生282名,女生325名,性别缺失9名,初一230名,初二318名,初三68名,平均年龄14±1岁。
1.2研究工具
EMBU(Egna Minnen av Barndoms Uppfostran-own memories of parental rearing practices in childhood)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EMBU共有81个条目和2个附加条目,涉及父母15种教养行为:辱骂、剥夺、惩罚、羞辱、拒绝、过保护、过干涉、宽容、情感、行为取向、归罪、鼓励、偏爱同胞、偏爱被试和非特异。1993年由岳冬梅修订成中文版,共66个条目。测量方式是由被试分别对自己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进行报告。该量表中父亲量表有六个因子:关心理解、惩罚、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量表有五个因子:关心理解、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偏爱。修订后的Cronbach’s平均系数为0.75,分半信度平均系数为0.76,重测信度平均系数为0.78。
1.3施测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按统一指导语进行集体施测,施测时间40分钟,问卷当场收回。
1.4统计分析
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结果
2.1流动儿童父母受教育程度和所从事职业情况
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父亲受教育程度在中专以上的占32%,初中以下的占67.9%,流动儿童的母亲受教育程度在中专以上的占28.9%,初中以下的占71.1%;流动儿童的父母亲从事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的比例很小。
2.2父母文化程度对流动儿童教养方式的影响
父母文化程度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如表1所示,经方差分析表明,父亲文化程度在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和偏爱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经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在“情感温暖与理解”上,表现为中专和初中、小学有显著差异,且中专优于初中和小学小学,在“过分干涉”上,中专也是大于初中和小学;在“偏爱被试”上,中专比大学更表现出偏爱。母亲文化程度在“情感温暖与理解、过于干涉和保护”上有显著差异。经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在“情感温暖与理解”上,表现为中专优于初中、小学和大学;在“过分干涉”上表现为大学与小学,初中与小学有显著性的差异,且大学优于中专、初中优于小学,在其他方面均无显著性的差异。
2.3父母双方教育方式的相关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偏爱呈极其显著正相关(P<0.001),与母亲的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父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母亲的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呈显著正相关(P<0.001),和母亲的情感温暖成显著负相关;父亲的过分干涉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成显著相关(P<0.001),父亲的偏爱和母亲的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和偏爱呈显著正相关;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五个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2.4不同性别流动儿童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
流动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在性别上只有M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2.5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年级差异比较
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仅在过分干涉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多重比较分析发现,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对初三学生的过分干涉都高于初一年级。
3.讨论
在本次调查中,父母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初中以下的父母占近70%。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其文化程度的相关研究表明[5],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就越懂得家庭教育知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就越科学,更讲究适合的教育方法,倾向于给孩子更多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而父母文化程度越低,他们掌握的家庭教育知识相对越少,而且在教育过程中相对不注重教育方法,有一定的随意性,从而会表现出更多的“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另外,文化水平较高的父母亲以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型养育方式为主,他们更倾向于给孩子更多的尊重、理解,以民主的方式与子女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满足自己对孩子的要求。但是,如果孩子不能达到他们提出的要求,他们则会对孩子持有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态度。同时,从父母所从事职业上也反映出了这种差异:即职业为知识分子和干部的父母能自觉采取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等积极的教养方式,职业为工人、农民和其他的父母则较容易采取惩罚严厉等消极的教养方式,这与李彦章对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6]。受教育水平高的父母会把自己和孩子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尊重双方的感受和发展,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当子女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他们又能给予充分的理解、支持和必要的指导,使子女从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呵护。受教育水平低的父母缺乏必要的教育子女的知识,当孩子不听话或发展不尽如人意时,则容易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责难打骂,导致孩子不知所措,甚至自暴自弃。另外,在我国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今天,工人、农民和经商做小买卖的家长,从事的主要是体力劳动,甚至有些还是重体力劳动,劳作一天下来,筋疲力尽,也就没有好心情跟孩子和风细雨、和颜悦色了[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从父亲与母亲养育方式各因子的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父母的教养方式确实在多数因子上保持了相当明显的一致性。父母的养育方式保持基本一致,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更有利,前提是父母在积极的养育方式上保持一致,而不是在消极的养育方式上保持一致。本研究表明,父母在不少消极的养育方式上保持了一致性,因此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协调好步调,采取正确的养育方式,积极地与子女进行交流、沟通,慎用惩罚和严厉、拒绝否认等消极养育方式,尽可能运用积极的养育方式,使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
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对女儿有较多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对儿子则表现出较多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拒绝、否认,与王俊红、关彩萍等研究结果相同[8]。这一性别差异的存在可能原因是:一方面女孩性情多柔和,更顺从,故更易获得父母情感的温暖和理解。而这一阶段的男孩反叛父母,认同同伴,受到父母的消极对待。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对男孩的高期望值决定了对于男孩的态度会比女孩严厉。
从以上分析可见,父母教养方式是受父母性别、受教育水平、所从事职业和子女性别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要改进父母教养方式需要多方努力才能取得成效。要建立父母―子女―社会干预体系,通过多渠道提高为人父母的文化知识水平,特别要重视女性的文化知识教育。社区和学校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和家长座谈会等形式来提高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社区、学校和家长三者之间的联系,共同努力,搞好对青少年一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建基.对新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的思考[J].新疆社科论坛,2006,(4).
[2]马戎,王晓丽,方军雄,韩亚萍.新疆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与就业状况[J].西北民族研究,2005,(3).
[3]袁忆达.不良个性特征对儿童学业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5):23.
[4]王志梅.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VOL25,(9):43-45.
[5]水远璇.84名小学高年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调查.中国校医,2007,21(5):514-517.
[6]李彦章.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2):106-109.
[7]王莉华.济南市城乡部分初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比较.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159-160.
[8]关彩萍,王芳芳.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401-402.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孩子教育,边际效用递减,教育内容,教育方式
绪论
面对21世纪开启的大门,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中国能否赢得下个世纪,关键是人才的培养。从当今家庭看:大多数的家长把自己的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这个“望子成龙”或“盼女成凤”的希望能否成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必然成为“独生代”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从当今的孩子看: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太阳”、“小皇帝”,再加上一些家庭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或是教育中未能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又不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因而导致孩子心理上“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任性,我行我素。久而久之,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施以正确的家教方法,追求最佳的教育效果,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直至成才。
1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及在孩子教育中的导人
1.1 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研究消费者行为时用来解释需求规律的一种理论观点,也是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一条基本规律。其含义是随着一个人所“消费”某种物品(服务、信息)的数量增加教育内容,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边际效用有递减的趋势,并存在边际效用等于零或变为负数的可能.此时意指对于某种物品(服务、信息)的“消费”超过一定量以后.不但不能增加消费者的满足和享受,反而会引起讨厌和损害。究其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即消费一种物品(服务)的数量越多,接受同类信息的次数越多,生理上得到的满足或心理上对重复刺激的反应就递减了。
1.2边际效用递减在孩子教育中的导人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可分为物质上的消费和精神上的消费。父母教育自己孩子过程中既有有家长在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的各种物质保障和奖励;又有传授知识和能力,提供精神领域的服务。孩子在享受物质条件,接受信息,接受知识,获得能力的成长过程中,就是在不断地“消费”父母所提供的各种精神服务和物质服务。因此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引入孩子教育行为中,让父母知道对孩子提供精神服务和物质服务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不能过度的片面的强调物质保障或精神教育,最好能两者结合,使孩子在物质中生存,在精神中上进;同时在教育方式上不能过度的片面的强调批评责骂和鼓励表扬。
2 孩子教育行为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根据现在一部分孩子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教育中两个方面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现象,主要表现如下:
2.1 教育内容“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
一是缺失精神教育下的物质教育“消费” 的边际效用递减论文格式范文。有的孩子家庭情况宽裕,要什么给什么,要什么有什么;父母亲给孩子摘星星,捞月亮,孩子从小不知道苦是啥滋味;父母亲交给他们的是金钱,教育他们的是赚钱。父母亲从来就把心思放在生意或者事业上,没有花时间好好的教育过孩子,很少陪自己的孩子吃晚餐、逛公园,他们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物质就行,并且在提供物质上认为是越多越好,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约束。一开始孩子可以从物质消费中觉得有满足感,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觉得自己对物质可能达到了消费效用的最大,这个时候父母亲提供的物质再多,孩子认为都只是一种摆设或累赘,物质教育就会出现负效应;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一味的满足是不现实的,这个时候父母亲还不及时的纠正孩子的消费观念,还是不断的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教育的效果也会使得其反,可能会让孩子养成奢侈奢骄淫的习惯。
二是缺乏物质基础的精神教育“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有的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父母亲教育孩子要艰苦朴素。可能一开始孩子能够非常乐意的接受,觉得自己应该理解父母,应该学习老前辈们的艰苦朴素精神。但当自己的一些基本生活条件不能很好的解决,自己想要的父母亲给不了,而自己应该有的也没有;相反看到别的孩子穿得好、吃得好,长期下去,可能就不能接受了教育内容,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向父母提出更高的要求或采取其他的方式去达到这些目标,这个时候父母亲还在过度强调艰苦朴素,让小孩觉得有点“抠门”的感觉,教育的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就会出现负的效益。有的孩子可能就会因为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可能就开始自我压抑,自暴自弃,不和其他人交流,也不愿和其他人交流,怎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产生自卑心理。
2.2教育方式“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
父母亲在教育孩子中,总会或多或少地采取批评责骂和鼓励表扬的教育方式。批评责骂的信息给孩子带来的满足感是负的或者说是负效用,受到批评责骂的孩子心理上将产生一种痛苦感。父母亲的第一次批评责骂,给孩子的印象最深,痛苦感最大,孩子也许会因此下决心改变原来不合乎要求的行为,产生升华理念;也许会因此产生消极或破坏性行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对过去的痛苦感开始淡忘,再次批评责骂的效果将会变小,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也会变大,痛苦程度越来越轻,最后孩子对批评责骂几乎毫无感觉,有违父母亲“恨铁不成钢”的初衷。另一方面,当父母亲的批评责骂屡次无效时,会有碍于家庭良好心理气氛的形成,也有碍于父母亲人格威望的保持。
接受鼓励表扬信息的孩子,能从心理上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其效用是正的,而且鼓励表扬的首次获得,其边际效用值都比较高,动力比较大。但是,如果其连续或多次地受到同类鼓励表扬,他所产生增加的满足感将呈现递减现象,这种鼓励表扬对其刺激或激发效果将会下降。
3 追求教育效果,缓解边际效用递减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中,到处充满了陷阱和诱惑,孩子的家庭教育已日益重要,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也没有统一的概论,本人针对教育中的边际效用递减提几点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3.1实现物质教育和精神教育的有机结合
单一地过度的强调物质教育和精神教育,不能做到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都会出现教育
效果的边际效用递减。父母亲在提供优裕的物质时,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的习惯,适可而止。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告诉他们自己孩子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故事;家长要把家庭收支计划告诉孩子教育内容,并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支的习惯;也要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尝试去赚钱,了解金钱来之不易,而且必须通过劳动获得。这样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证。相反,我们父母亲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也应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而不能一味的节省,只用精神的力量去教育、去要求,基本的物质需求和适度、适机的物质鼓励也是必要的。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亲的教育内容并不能一味的强调物质教育和精神教育,要注意提供的数量的适度,提供时机的适中,实现物质教育和精神教育的有机结合。
3.2 树立“父母亲榜样的力量”
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亲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父母亲必须以身作则,父母两人说话口径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漫不经心,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各唱各的调,特别是家庭的“战争”,这都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父母亲应当深入了解孩子的认知特点,及时了解孩子认识的偏差及教育的失效。要取得较佳的教育效果,父母亲本身必须不断学习教育知识,更新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论文格式范文。
3.3 正确运用批评责骂和鼓励表扬
3.3.1谨慎使用第一次批评责骂
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当孩子孩子不听话或犯错的时候,往往会受到父母亲的批评责骂和责骂。由于孩子对第一次批评责骂的负效用大,应该谨慎使用第一次批评责骂,以免导致适得其反的后果。
3.3.2 对于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孩子,每次批评责骂的力度应强化
每次同样的批评责骂方式,等量的批评责骂力度,对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孩子会产生痛苦感递减,影响力不大,甚至无动于衷。对此,必须强化每次批评责骂力度,改变批评责骂方式.这样会使孩子对批评责骂的“觉悟”深刻,痛苦感不会递减,能有效地抑制错误的再生。
3.3.3 重视批评责骂后的鼓励表扬
批评责骂会使孩子产生痛苦是一种负效用。作为孩子,当他接受批评责骂的信息时,对鼓励表扬的效用评价相对较高,渴望鼓励表扬的心理较为强烈。如果该孩子“迷途知返”教育内容,哪怕是很小的进步,父母亲适时地给予鼓励表扬,会令孩子“受宠若惊”,激发好学上进的热情。
3.3.4 鼓励表扬应该强度递增
单一地采用某种鼓励表扬形式与鼓励表扬力度.终会导致孩子对鼓励表扬 “消费”的边际效用的递减,削弱了鼓励表扬的效用。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的存在,若要对孩子单一采取鼓励表扬以保持其长久的积极性,必须增强鼓励表扬力度.才会使孩子觉得边际效用不变乃至递增。
3.3.5 鼓励表扬应多样化,适时适度
对于同一种鼓励表扬,不同心理期望的孩子,其效用往往也不相同,有的可能会受到极大的鼓舞,有的可能会不以为然。要提高鼓励表扬的效用,使它对孩子具有吸引力和鞭策力。鼓励表扬须因时制宜,因人而异,掌握时机及角度。
4 结束语
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生活在社会的大群体中,社会与家庭的整体风气,对孩子的影响极大,父母亲对家庭的整体氛围的创造和对社会的整体风气的把握所起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父母亲应充分分析教育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追求教育艺术,扬所长,避所短,不断提高教育中的边际效用值,教育好孩子,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孙树元.边际效应与班主任工作度的把握[J]. 班主任,2006(3)
[2]江昌勇.课堂教学中的边际效应递减现象分析及对策[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2)
第11篇
使学生懂得父母是自己的第一位老师,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培育。教育学生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
二、教学要点
1.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
2.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
三、教材分析
《母亲培育我成长》一课是属于六年制小学思品第五册教材第二单元中"热爱人民"这一教育范畴里的内容。是贯彻《教学大纲》中年级教学要点第八条关于"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要"接受他们的正确教导"的要求。可结合《小学生守则》第八条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四条进行教学。本课的教育内容是在低年级的要爱爸爸、妈妈,心里想着他们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要求使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点滴的进步都凝聚着父母的心血,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培育。从而激发孩子们要热爱父母,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的道德情感。
本课教材选取美国发明家爱迪生(1847-1931年)少年时期在母亲培育下成长的故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不只是给课文开个头,而是对全课文的高度概括。最后一个自然段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有说服力地做出:"是母亲培育我成长起来"的结论。第二自然段叙述母亲特别重视引导爱迪生思考,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解答,促进思维的发展,使他的求知欲望更强。第三、四自然段叙述了爱迪生的母亲无论春夏秋冬总是耐心地给爱迪生上课;讲历史故事;指导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共同讨论化学和物理方面的问题;引导他做实验以及在爱迪生做实验遇到危险时,曾引起母亲的忧虑,但她并没有因此禁止爱迪生做实验,而是热心帮助支持着自己的儿子继续做实验。
教学这篇课文要紧紧抓住爱迪生的母亲是如何对待爱迪生提出的问题,如何让他拓宽知识面,让他对实验产生浓厚兴趣的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爱迪生的母亲不仅仅教给他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伟大的母爱培养出了爱迪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爱迪生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要实现本课的教学目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必须把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的意思,渗透到本课的全部教学过程,尤其是二、三、四自然段。
本课的教材内容分插图、故事、练习三部分。
课文配有三幅插图:
1.母亲在耐心地解答爱迪生提出的问题。表现出爱迪生善于思考,母亲善于启发爱迪生的积极思维。
2.春天,母子俩坐在屋门前,边晒太阳,母亲边给爱迪生讲课,指导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爱迪生的母亲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给孩子知识,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
3.母亲帮助指导爱迪生做物理化学实验。爱迪生之所以成为发明家是与母亲的亲手指导分不开的。本课的三幅插图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课文的基本内容:爱迪生的成才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为学生的明理,提高认识作了生动形象的补充、说明。增加了学生的信任感和可行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认识到母亲的慈爱,母亲的良苦用心及母爱的伟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本篇课文着重叙述了爱迪生的母亲特别重视引导爱迪生思考,使他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母亲采取灵活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给孩子知识,引导孩子做实验,使之对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几件事。意在使学生懂得父母是自己的第一位老师,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培育。从中教育学生热爱父母,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
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要点,可设计如下思考题:
1.爱迪生的母亲是如何关心他成长的?(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爱迪生是在母亲的关心帮助下成长起来的。)
2.爱迪生小的时候,总是缠着母亲问个不停,母亲是怎样对待他的?
3.试想:如果母亲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不耐心解答,结果会怎样?(2、3这两道对比题的设计,目的是强化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耐心而且正确的引导。)
4.爱迪生在实验中遇到哪些危险,他的母亲又是怎样做的?(进一步明确:爱迪生的母亲不仅仅是在教爱迪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具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
5.爱迪生深知他能够成长起来,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那么爱迪生又是怎样对待自己母亲的?(指导行为,突出重点。)
课后练习题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教学目的,掌握教学要点,激发学生的行为愿望,深化教育效果。
练习题1:爱迪生为什么说一辈子忘不了母亲的恩情?(这一问主要是突出教学要点,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
练习题2:回忆一下你的父母是怎样关心培育你成长的?(这是属于联系实际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深化明理,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懂得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培育。)
练习题3:说一说你学了这课受到哪些教育?(这一问题是总结性的提问,教师可引导学生回答: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教导,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这是对本课教育主题的升华。至于关心父母、孝顺父母、尊敬父母则不是本课的重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可采用出示爱迪生的肖像图,由教师简介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的事迹,进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你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你们的第一位老师就是你们的父母亲。从而揭示出课题。2.解题:课题中的"母亲"是指爱迪生的母亲南希,她对少年时的爱迪生培育作用巨大,甚至影响到爱迪生的一生。
(二)感知教材,启发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情感教学,是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师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可配上适当的音乐,在协调的气氛中以真挚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做到以情激情,并适时出示幻灯图片。通过生动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母亲的辛勤,母爱的伟大,从中唤起孩子们对父母的热爱之情,为导行做铺垫。
2.提出问题,启发明理教学时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点提出如下问题:a.爱迪生小时候,总是缠着母亲问个不停,母亲是怎样对待他的提问的?如果母亲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不作耐心的解释,结果会怎样?(会挫伤爱迪生的学习兴趣,后来很可能成不了发明家。)b.爱迪生在实验室中遇到了哪些危险,妈妈又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对他的成长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说得不够具体教师可及时小结:爱迪生在做实验时出现了许多危险,曾引起母亲的忧虑,但她并没有因此禁止爱迪生做实验,而且还把小阁楼让给儿子做实验,这使爱迪生产生了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为他以后的成才奠定了基矗)c.为什么说爱迪生一辈子也忘不了母亲的恩情?教学时将设计的思考题可用幻灯或其它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可围绕问题分组讨论。(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师生共议,统一认识,明白道理。同时教师可抓住课文中"母亲耐心的解答","和爱迪生一起做实验","给爱迪生买书","指导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等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爱迪生的成长确实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明理后,教师及时小结:通过以上分析看出,爱迪生的母亲不愧是一位好母亲。她不只是教给爱迪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爱迪生具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爱迪生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如果没有母亲的培育,爱迪生就不能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所以说,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正如爱迪生所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母亲的恩情。"
(三)扩展引申,深化明理
1.可先由教师点拨谈话。师:其实不仅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母亲的培育,同时也离不开父亲的培育。
2.有条件的地方可录一些父母教育、关心培育子女的片断给学生看。
3.列举一些现代和古代名人由父母培育起来的故事。(如《的两位母亲》、《茅盾和他的母亲》等。)拓宽教育面。
4.回忆一下你的父母或养父母是怎样关心、培养你成长的。请同学们把父母关心你,使你最受感动的一件事,讲给大家听。(意在使同学们知道父母不仅培育我们学习,给我们创造了好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而且在衣、食、注行等方面也给了我们更好的照顾。同时父母的言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我们。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可以说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培育。)
(四)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通过学习课文及同学们生动讲述的父母培育我们成长的小故事,此时此刻你们想对父母说点什么?
2.当你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怎么办?
a.当你做错事,父母批评你时,你该怎么办?
b.你没有做错事,但却受到了父母的严厉批评,这时你该怎么办?
c.父母在指导你学习时,你该怎么办?
d.对于你父母不让你做的事,你是怎样对待的?以上的一组练习题,意在指导学生行为,使他们懂得怎样做才是热爱父母,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可结合《规范》第四条进行教学。
3.辨析
(1)李红是一名大学生,他父母都是没文化的个体劳动者。有人说"李红成为一名大学生,与他父母无关"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第12篇
论文摘要:在留守儿童的家庭道德教育过程中,留守母亲的非言语行为诸如面部表情、眼部行为、手势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革命老区部分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留守母亲在家庭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以期为该地区儿童家庭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引言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达5800万人??[1]?。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深刻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本文针对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革命老区部分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该地区留守母亲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道德教育。
2. 非言语交际行为
人类的信息交流载体除了言语符号外,诸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非言语行为也具重要意义。当言语行为受限制时,非言语行为能够替代、补充和强化言语行为??[3]?。
2.1 手势: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总会使用手势传递信息,笔者发现留守母亲在指导孩子完成某事的情境下该情况较频繁。例如孩子房间没有整理好或作业没有完成,母亲会指着房间或书包命令孩子尽快完成。"指"这一动作是对言语的重复与强化,对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孩子具有权威性,有助于督促其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教过程中适当运用权威手段,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留守儿童大有裨益。
2.2眼部行为:问卷中34.4%的儿童表明母亲会瞪眼睛禁止自己随意加入长辈交谈。这一非言语行为对儿童具有较强威慑力,不易引起在场其他人的注意而导致面子受损。留守儿童在道德方面出现小问题后,部分留守母亲会不理睬或低着眼睛以示生气;当母亲听到别人对孩子的称赞后,虽因自谦没有直接发出表示开心的言语,但瞳孔放大且变明亮,表明了喜悦;当孩子行为不当时,母亲会眼神犀利瞪着孩子以示停止。家庭道德教育过程中在不伤害亲子关系的情况下,适当合理使用不易被外人察觉的细微眼部非言语行为,既可避免当众言语批评孩子伤害其自尊心,又可以让孩子自觉领悟到自身行为的不当。
2.3脸部表情:在家庭道德教育过程中,母亲的脸部表情不免会与言语冲突,但往往透露出其真实想法,如说反话现象。此时孩子因被母亲讽刺而充满了挫败感,加深了亲子隔阂。在留守家庭道德教育过程中,母亲要注意自己的措辞与非言语行为,不要用无意间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4 身体姿势:问卷中所列的留守母亲家教非言语行为中,"假打"的选择率较高。"假打"时,母亲的身体向孩子倾斜,并未真正挪动步伐或只向孩子小跑几步。这样的身体姿势既可以警告孩子改正错误,也增强了亲子间的和谐,为家庭生活添加了乐趣。
2.5 身体活动:99.1%的留守儿童指出,因经济水平所限大多留守母亲对孩子采取口头或非言语行为(脸上显露出喜悦、拍拍你的头)鼓励方式。这种表扬方式不仅杜绝了孩子的功利心理,更增进了彼此情感交流。
笔者发现,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留守母亲习惯把手臂交叉放于胸前。在丈夫外出打工后,留守妇女担起了教育子女的重任??[2]?。"手臂交叉放于胸前"揭示了在家庭德育过程中,母亲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展现了凌驾于孩子之上的家长权威。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留守母亲受教育机会较少,对家庭德育科学方法知之甚少。当孩子的道德行为出现问题时,若留守母亲总是以绝对权威的家长姿态对其进行教育,会导致彼此的误解甚至冲突。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应积极配合学校,以家长会的形式对农村留守母亲进行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指导,改变其根深蒂固的家长权威思想。留守母亲自身也要努力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广播加强对亲子平等关系的认识。
用脚在桌底下踢孩子的非言语行为取代言语告诫了孩子尊重家长权威,也显示了面子文化对留守母亲的影响。在此类农村留守家庭中,抚养孩子的重任几乎全部落在了留守母亲身上,当初的"子不教,父之过"演变成现在的"子不教,母之过"。 母亲采用隐秘的腿部非言语动作,既可以向外人掩饰自己在子女教育上的缺陷,又可以教育孩子。但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而言目的并不明确,他们也许并不明白母亲为何会偷偷在桌下踢自己一脚,不如直接用温和的言语提醒奏效。
笔者通过访谈发现,母亲与子女发生了小误会后,前者往往会作出非言语行动积极进行和解。如在桌底踢过孩子或是当众批评过孩子后,母亲的态度显得温和得多并作出相应的非言语行为(如在饭桌上她还不断地夹菜给孩子);若母亲不得已动手打了孩子,她会在恰当时机用身体部位对孩子等等。此类的非言语行为是对之前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的补充与强化,母亲向孩子暗示了自己的苦心,促进了亲子关系。在长期只有留守母亲与留守儿童独处的家庭道德教育过程中,综合采用"恩威并施"的教育模式协调家庭和谐氛围与亲子冲突尤为重要。
3.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道德教育不仅关系着儿童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未来新农村建设。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了茅山地区农村留守母亲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对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家庭道德教育进行研究,试图为留守母亲与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