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也称精神卫生,它是关于保护与增强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与方法。心理卫生不仅能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培养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心理卫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一定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并且出现与之相联系的心理问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有效地预防一些心理冲突的发生,及时地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是个体心理卫生的主要目标。
心理卫生的内容
心理卫生的基本原则
心理健康标准
1. 有充分的安全感;2. 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的估计;3. 生活目标、理想切合实际;4. 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 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6.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 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9. 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 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基本需要。 总之,心理卫生不仅是个人,而且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因为心理健康与否既与每个人的个体健康发展有关,也与整个家族、整个民族的健康发展有关。随着社会的向前推进,物质文明的迅速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就更加复杂且生活的节奏更加紧张,威胁人们的心理健康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因此,心理卫生问题也就显得更加复杂重要。在我国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问题受到国家和政府的特别关心和重视,为维护和保持人们的心理健康创造了最根本的良好条件。
END
图文来源 | 中国全民健心网
供稿 | 宣传部 高达安琪
编辑 | 宣传部 李成慧
审核 | 孙明秀
指导教师 | 刘乐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