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老师创业怒怼投资人:你们知道什么是创新吗?[强哥创业知识分享视频]

导读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考研英语阅卷组成员、商务英语研究所副所长、明星老师……贴着这些标签的创业者成功的概率会更大吗?产品被技术团队拖死之后怎么办?面对变现慢、没有创新的评价会怎么回答?来看看明星老师“...

  导读

  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考研英语阅卷组成员、商务英语研究所副所长、明星老师……贴着这些标签的创业者成功的概率会更大吗?产品被技术团队拖死之后怎么办?面对变现慢、没有创新的评价会怎么回答?来看看明星老师“强哥”的经历吧!

  变现慢?创业不是2VC

  刘博强的导师、著名的长江学者路江涌,曾问过他这样一个问题:“小刘,你知道咱们做教授的,创业最大的坎是什么吗?”尔后,路江涌语重心长地说:“不是苦、不是累,而是自尊心。咱们长期建立起来的心理防线很难打开,咱们建构的思维体系很难打破,咱们弯不下腰来,听不进去别人的话,这是最大的障碍。”为了这番话,刘博强开始了“将傲气踩在脚下”的道路。

  蔡桉然是刘博强的联合创始人,也是刘博强的学生,这一年她明显地感觉到刘博强将自己身上的“刺”一根根地拔去。但是,不管怎样将自尊和傲气踩在脚下,有一点他从不妥协。

  记得在一次路演上,一位年轻的投资经理发问:“刘总,现在在线教育变现很慢,而且已经是红海了,我们都不敢投,对这个事情您怎么看?”

  刘博强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给出了遵从本心的回答:

  我做这个事情不是为投资人,而是为用户,只要用户认可,慢点就慢点。我不敢说我是养猪还是养孩子,但我敢说我是在用养孩子的心态做这件事情,哪怕最后这个孩子变成了猪,也会是头不一样的猪。

  最后那位投资经理以“这是我入行以来听过的最差回答”结束了这场对话……

  刘博强并不后悔,2C和2VC,表面只差一个字母,本质却是天壤之别。虽然没有给投资人讲一个“大市场、无竞争、可操作、好赚钱”的故事,但

  事儿,必需要扎扎实实地做!

  产品开发,谁都绕不开的经历

  做教授的刘博强是“明星老师”,那时有好多学生在微博上@刘博强:“刘老师,我特别喜欢您,您讲课的视频在我们这儿播放呢。”

  当陆陆续续有几百个学生在微博上这样“撩”他时,刘博强动心了:

  既然他们都那么喜欢我,应试又是刚需,我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互联网产品?

  打定主意后刘博强豪情万丈:

  我在英语教学这一块深耕多年,有粉丝,有老师,也有钱。怎么着也能把这事儿给做出来。

  说这话的时候是2014年10月,但直到2015年12月9日公司才成立,第一款APP “奇喵背词”正式上线更是拖到了2016年3月。梦想整整迟到了548天,这是刘博强始料未及的:

  当时想得很简单,我通过在英语培训机构授课获得用户,同时技术团队加紧设计和测试背单词软件,这样等到软件上线时,我们就同时完成了种子用户的积累。

  但是技术团队一直拖,拖,拖,拖到2015年4月,

  给拖死了,核心团队撂挑子不干了,就剩下了我孤家寡人。

  这段差点被技术“拖死”的创业开局,让刘博强那颗狂热的创业心变得理性了很多:

  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己不懂技术,无法鉴别外包技术团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当CEO自己对产品的设计形态没有特别明确认识的时候,又碰上了不靠谱的外包团队,结果有多遭就可想而知了。

  2015年12月初,刘博强决心重拾“烂摊子”,从头再来。

  有了被技术坑过的经历后,我就自己去学习产品设计,学习后台数据库的基础搭建。

  刘博强觉得有点入门了之后,立马做了两件事情:亲自设计产品的形态;搭建属于自己的技术团队。

  现在我的团队虽然小,但是有一半是技术人员,我需要随时随地跟他们沟通我对产品的设想,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和质量。

  有了自己的技术团队后,APP的开发果然顺畅了许多。当 “奇喵背词”APP面世时,刘博强整个人像是被打了鸡血:

  当时那种兴奋之情难以按捺,我在微博上、在培训课上跟学生们说:"同学们,老师自己做APP了,你们去用一下,为了让背单词不那么枯燥,我们还设计了各种闯关游戏,非常好玩"。

  报告老师,用不了,我一进去就闪退了

  老师,APP下载不了,一下载就死机了

  老师,我选了个书,结果显示书没了.........

  学生当时的反馈让刘博强哭笑不得,

  一开始真的是一个bug接着一个bug,我们只能各种地调试,一步步地完善。

  这件事儿让刘博强意识到了技术合伙人对他的重要性。

  毕竟技术不是我的强项,我再怎么学,也不会像我英语教学那么厉害。

  经过几番找寻、磨合,2016年10月,国内某知名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成为“奇喵”联合创始人及核心团队成员。

  推广1000万用户需要花多少钱?

  2016年12月12日,“奇喵课堂”微信公众账号发布了一篇公告:将“奇喵课堂”更名为“随时随课”。

  

  

  2016年9月,我就开始琢磨着要转型了。

  那时候刘博强意识到背词软件再怎么做出花来,它还是用来背单词的,很难继续深入,

  这种工具要想变现,无非是卖书或者是卖服务,但是要想实现这种变现,需要巨大的流量做支撑。

  这个巨大流量是“千万级别”的用户规模,

  如果达到千万级别了,有千分之一或千分之二的人购买,那这事儿就可以做,所以这个商业模式能成立的一个前提就是流量获取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

  但遗憾的是,在刘博强做“奇喵背词”时,流量的红利早就没有了,早期的背词软件在那时大多已完成了用户的积累,开始了变现,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要快速大量地获取用户,就需要花更多的钱。

  刘博强算过这个成本:如果是通过进高校这种方式获取精准的用户,平均一个用户需要8元;如果是通过360下载、APP联合推广等形式获取用户,虽然不能那么精确,但成本价则是3元/个。

  要获取一千万的用户我得花3000万到8000万。这个实在是太贵了,离变现太远了。所以我要找到哪怕只有一万用户也可以变现的方式。

  在那个时期,刘博强的“奇喵背词”共有7万左右的用户,并且以日均量500的速度在逐渐增长“是零成本获取的,全都是精准用户。”虽然跟千万级别相比,这个数字显得微不足道,但胜在“精准”,为“奇喵背词”向“奇喵课堂”转型奠定了基础。

  我们的强项就是做课程内容。所以当我们从背词软件向语音教学课堂转型的时候,我们还是以英语应试口语为核心。

  2016年11月7日,“奇喵课堂”开始线上变现,第一期口语会员实现营收4772元。

  9.9元/月,有将近500人对其进行了付费。后来随着产品的深入,我们就发现,虽然应试是刚需,但是现代都市人已经将语言能力的学习作为提升自我的一种普遍手段。

  这个发现,让刘博强拓宽了思路:

  为什么要拘囿于英语口语这一细分的领域,为什么不开设更多的语言教学课程呢?

  “搭建语音学习互动平台”这一想法在刘博强的规划中日益清晰,并迅速付诸实施。除团队的“教学能人”外,李玉霞、桃子、李啸初、默然等各语种名师在短时间内以合作的形式加入到这个平台上。目前“随时随课”这一平台,已经上线了30门课程。

  现在很多课堂如腾讯课堂等,在运营上跟平台的老师是五五分成,但我们不收老师一分钱,我们的核心收费想要立足于精准的广告,比如用户选择旅游英语学习,那么我们就可以精准推送机票等跟旅游相关的产品。

  投资人说项目没创新,强哥怒了!

  前文提到过刘博强在刚开始创业时,豪气冲天,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有钱”。

  我一年讲课收入一百万,往项目里边投个百十来万我觉得没问题。

  但是到了2016年6、7月的时候刘博强有点“方”:

  钱怎么不太够用啊?!

  其实打从一开始,他对创业资金需要多少毫无概念:

  当时心里没有一个数字的概念,觉得有钱就花呗,能花多少钱,后来发现真的挺能花钱的,于是我做了个决定,找融资。

  刘博强恶补融资知识,了解路演需要讲什么。

  后来发现路演跟我平时给学生上课没什么区别,路演了两回,就遇到了两个种子轮的投资机构,一共给我70万。

  种子轮的百发百中,却没有延续到天使轮。

  首先你不能拼命去做路演,在这行有个‘潜规则’,如果拼命去路演,三个月还没有融到钱,那么其他投资机构看都不看你。

  刘博强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贾慧还提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其实投资圈是属于推荐型的,如果没有靠谱的人推荐项目,你上去递个名片,或者发个邮件,没有人会当回事儿。我们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去找到投资人,与投资人完成一对一的对话。”

  似乎刘博强遇到的总是些年轻的投资经理,介绍项目时总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有一次遇到一个投资经理,他没有从事过教育行业,也没有好好做调研,上来就说项目没有创新。

  我实在忍不住就反问:你知道创新的英语是什么吗?是innovation,这个单词本身的含义是in在前,Nov叫做新,就是内容的新叫做创新,也就是你首先要有创新的本质、创新的心灵。

  另外只有硬件推动才叫做创新吗?英特尔一开始做的PC芯片是IBM根本就看不起的一个产品小部件而已,它虽说不是技术创新,但是它找到了一个新的增长点,所以这种降维打击也是一种创新。

  如果按照您的创新要求,腾讯没有创新,因为他模仿ICQ;如果按照您的创新要求,百度没有创新,它模仿谷歌;如果按照您的创新要求,阿里巴巴没有创新,它模仿了易贝;如果按照您的创新要求,整个互联网没有创新。

  酣畅淋漓地一连串发问之后,刘博强又强势地追加了一句:

  创新是找到用户真正想要的一个点,然后更好地去满足他,找到了这个点,就是创新!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刘博强说“我是心里爽了,但是我的BP估计不知道被扔到哪去了。”这种“不愉快”其实很容易发生在有一定行业积淀的创始人身上。

  贾慧在参加一次沙龙活动时遇到著名评论员张春蔚,聊起刘博强与投资经理的这种过招,张春蔚也深有感触:“以我现在的资历,去跟一些投资经理聊,那些二十来岁的小孩,他们跟我说,这个我听不懂,先放在这儿吧。然后,剧情反转了,往往投资经理把BP压下来了,但是他们上面的Boss却主动来找我了。”

  在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后,刘博强希望这样的“神反转”也能降临在自己身上。在这之前,他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公司活着,活得更久一点,虽然艰难:

  有些创业团队活得不艰难,但是它死了;我们虽然艰难,但起码我们还活着。

  刘博强曾经与团队深入地探讨过“如果没有投资,这个事情还要不要做。”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所有的人都选择了要继续,就像贾慧说的:“说实话,我们这里的每个人如果真的只是为了挣钱,我们在培训机构挣得比在这儿多了去,活得也比现在轻松。但是我们认同刘老师的理念,我们要把这件事儿当作终身的事业来做。”

  找投资并不是我们现阶段的核心工作,如果是的话,我可以招专业的人来谈融资。

  刘博强指了指办公室里的那些人说道:

  你看我们所有的人都在做内容,都要去录课,包括我自己一周要在我们自己的平台上更新三次课,还要在合作平台喜马拉雅上更新5-7次课,这些都纳入到我的KPI考核中。

  刘博强相信当把内容做好,把用户体验做好,总会有投资人看到他们:

  我和我合伙人的钱加在一起,能维持公司正常运作3-5年,如果3-5年时间内都得不到用户的认可,都得不到投资人的青睐,那就说明了它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话,那活着有什么意义?

    

  文|小可

  

  聆听有趣有料的创业故事

  探讨有品有调的创业之道

  新一季《实战商学院》

  正在寻找

  有种有态度的创业者

  请把你的故事告诉我们

  联系微信:18810965315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

标签: 创新   我们   用户   没有   这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