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没有别的,只有实干
1?等幸运来敲门
每个人都像沙漠里的一粒沙子。京东过去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不是我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只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中的一员,只是我比较幸运一点而已。
——2014年刘强东接受《南都周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一直以来,刘强东留给外界的印象都是踏实努力,也不太谈价值观、世界观之类形而上的东西。这样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居然将自己的成功和幸运联系在一起,看来幸运此物非虚。
刘强东名校出身不假,但学的是和经商毫无关系的社会学。除此之外,他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而是彻头彻尾的“农二代”一个。他没出过国,肚子里没有洋墨水,经商也只能从最低级的站柜台开始。就是这样一个“土老帽”,看起来和当时高大上的互联网商务根本搭不上边,却找到了感觉,踏对了节奏,一路披荆斩棘,成了今日的电商大鳄,勤奋努力之外,幸运也是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了。
但是话说回来,遇到机会的人何止刘强东一个,为什么他们没有成为后来的“强哥”,只成了“小强”?看来,除了幸运之外,刘强东身上还有别人所没有的过人之处。
刘强东当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上学时,就自学编程赚到了第一桶金,又向父母亲戚张口,凑钱盘下了一家饭馆。因为毫无经验,饭馆赔钱关张。随后刘强东到一家日企工作,当起了朝九晚五的白领。然而创业之心不死,一还清欠款,他就辞去工作,用一万多元的本钱,开始了在中关村的练摊生涯。创业十多年来,刘强东数次差点变回最初的穷青年,他都一声不吭地扛了过来。京东也在无数次的“京东将死”论调中,一天天壮大起来。看来,刘强东与幸运之间,都是靠他的坚持,一点点拉近距离的。只有肯坚持的人,才能得到幸运的垂青。
思考与启示
已经有所成的人,喜欢谈幸运,以此淡化他们为了达到目标曾经付出的努力,这份谦逊更让人心生敬意。中途放弃最后失败的人,也喜欢谈运气,感叹命运多舛,这份自怨自艾,让人更加彻悟:原来幸运有眼,偏爱一直不放弃的人。
2?“没有一个人理解我”
我创业前三年最大的痛苦,不是站在马路边发宣传单遭白眼,不是挨冷受累,而是感觉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理解我……哪怕第一年就赚了三十多万,我在他们眼里依然是“下三烂”。
——2013年刘强东接受《中国信息化周报》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刘强东喜欢越野车,尤其喜欢开着越野车穿越沙漠。他曾经在微博上发布一张独自伫立沙漠的照片,说明只有两个字:孤独。这一定是刘强东内心的真实写照,创业家大多是孤独的,因为要走在前面,自然少人陪伴。唯有超越这份孤独,享受这份孤独,才有资格成为成功的创业者。
当年,刘强东身背二十多万元巨债,他的父母虽然心痛,但尚能承受,但是得知刘强东已辞职,在中关村站起了柜台,刘父刘母简直感觉颜面无存。当年让他们挺直腰板、在乡亲们中间狠狠骄傲了一把的儿子,现在却成了小摊贩,这话怎么说得出口?同样不能理解刘强东的,还有他当时的女友。因为家庭背景不同,女友希望刘强东考研留学,成为政客或学者。“练摊算哪门子出路,练摊能成功到何种地步?”女友当时一定是抱着这种想法,与刘强东分手的。
按常理,刘强东确实是个异类。上大学不就是为了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在中关村摆摊,小学学历就可以。
或许最后能有所成就的人,总是有那么一股执拗劲,偏爱走“独木桥”。刘强东顶着压力和白眼,就是要让大家看看他不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也不是做起了想发财的白日梦无法自拔。他要实现自己的价值,他觉得创业就是他实现价值的最好方式。
经过几年打拼,他的京东多媒体成了全国最大的光磁产品代理商,个人资产也迅速上升到八位数。至此,那些不理解他的人,才开始渐渐明白,原来刘强东选择了一条最适合他自己的路。
思考与启示
古人说,欲有所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比起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似乎更难,更不容易过关。如果每一天都感觉很孤单,有话只能往肚子里咽,真是没有几人能经受得起。也正因如此,那些善于忍耐、不怕孤立无援的人,更容易完成创业大任。
3?创业成瘾
就像孙悟空看到一个他喜欢的东西,抓耳挠腮心痒难耐,他根本控制不了他的猴性,控制不了他自己那一身的冲动,根本控制不了。
——2011年刘强东接受王利芬专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在许多场合,刘强东都曾坦言,做电子商务是他迫不得已的选择,因为正赶上“非典”,京东多媒体实体店生意一落千丈,为了清理库存、养活员工,才听了别人的意见,试着在网上销售电子产品。这个话一点不假,京东的电子商务业务就是从这儿起步的,但这并不是刘强东创业的起点,在此之前,他已经尝试了两次。这两次他都是出于自愿,而且是顶着巨大压力的。
第一次是开饭馆,在中关村附近盘下的店面,因为不了解团队管理,很快就关门了。但刘强东的创业热情并没有就此熄灭。为了还清欠款兼学习管理知识,他去到一家日企工作。日企待遇优厚,但刘强东更渴望自由、充满挑战的创业之路。一还清欠款,他就像冲出牢笼一样,乐此不疲地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因为手头只有一万多元启动资金,加上他对中关村的特殊感情,最后在中关村租下了一间最小的柜台,开始卖电子产品。
那段时间,因为没钱招人,他每天都要到路边发宣传单。这个长相敦厚的年轻人,一脸汗水,嘴角却微微上翘。因为喜欢,所以才愿意为之付出一切,苦和累也就没那么了不起了。
创业路上,刘强东不顾一切,几乎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为了卖出一台刻录机,他曾经花了几天时间教用户学会使用鼠标,还免费为客户制作相片模板。为了了解当时家电连锁企业国美的商业模式,他几乎逛遍了北京城所有的国美连锁门店。2004年,京东正式上线,刘强东关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每天阅读大量的用户留言,以别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努力完善京东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如今,京东已经坐上国内B2C的头把交椅,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刘强东依然称自己为创业者。看来,他还沉浸在这种“在路上”的感觉中。
思考与启示
做事情,功利心太强,反而不容易成功。许多人创业,不是出于兴趣,一心想着快富、暴富,心思都用在这上面,反而误了生意本身。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不需别人督促打气,动力自然来。
4?提早转型才能不撞南墙
代理商是一个没有价值的流通环节,早晚要死掉,因为品牌厂商或分销商可以跨过代理商,直接到达零售商,如果不转型,再等三年,我们会死得很惨。
——2011年刘强东接受《创业邦》杂志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创业道路上,刘强东一直都是个很敏锐的赛车手,凭着敏锐的直觉,一次次跨过弯道,转型成功。
1998年,刘强东在中关村租了一间柜台,小到只有3平方米,卖起光盘和刻录机。从此中关村又多了一家叫“京东多媒体”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靠着聪明的头脑和从不卖假货的诚信经营,刘强东的电子产品柜台生意很好,很快他就晋升为代理商,雅马哈、理光等当年很牛的品牌,刘强东都代理过。可是好景不长,电子产品竞争激烈,短短两年时间,刻录机就从利润率可观的“香饽饽”变成了利润微薄的“砖头”。刘强东没有死扛,开始转卖光磁耗材,这一转型又让他大赚了一笔。等到光磁耗材也无利可图,刘强东又一次站在了公司抉择的十字路口。幸运的是,刘强东又一次靠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在生意日薄西山之际,华丽转型,一心一意做起了零售商。
在刘强东的商业之路上,决定他日后命运至关重要的一次主动转型,还要数2003年“非典”时期的那次。本来,刘强东的实体店生意正做得如火如荼,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十几家分店,他的目标是像国美一样,将“红旗”插遍全中国。“非典”危机打破了刘强东的计划,也让刘强东阴差阳错接触到了电子商务领域。危机过去以后,刘强东面对利润仍然可观的线下生意和势头迅猛、商机无限的线上生意,必须作出艰难的抉择。尽管众人齐声反对,刘强东仍然迅速关闭了所有实体门店,一心一意做起了网上的生意。事实已经证明了刘强东的长远眼光,比别人更早找到新路,就能更早找到有价值的资源,获得更大发展。
思考与启示
做生意选择好一条符合趋势的道路很重要,如果努力了很久,仍然不见起色,就要思考,自己是不是成了一直在光滑墙壁上试图向上爬的毛毛虫。试着转型,找到一条更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
(注:《刘强东:赚钱是自然而然的事》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栏目版权归上海观察所有。不得复制、转载。栏目编辑:许莺?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