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学】渭源县2024年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优秀案例(小学组)[班级烘焙知识分享方案总结]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培智学校“一班一品”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究渭源县特殊教育学校刘月辉王娟娟赵康陈智勇在培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响应、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培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智力障碍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交往,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培智学校“一班一品”劳动教育课程

  教学模式探究

  渭源县特殊教育学校

  刘月辉   王娟娟   赵康   陈智勇

  在培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响应、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培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智力障碍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交往,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回归到主流社会。《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二十二条明确指出:“实施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在适当阶段对残疾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第二十七条也明确规定:“特殊教育学校要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劳动和职业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高年级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与此同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又进一步明确了劳动教育在培智学校中的课程地位和课程目标:“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包括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其中一般性课程为必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劳动技能主要以培养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为主,对其进行职前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

  渭源县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培智学校,80%的学生为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面临职业教育和就业问题,劳动技能的学习和职前准备迫在眉睫。结合培智学校劳动技能和生活适应课程标准,为切实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生活能力,开展职前劳动教育,学校开始了“一班一品”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

  一、劳动教育初探阶段

  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学校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生活适应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较弱这一特点,以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为基础开设了综合课,内容涉及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四个板块,紧紧围绕学生劳动技能展开,这种课程模式旨在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提高智力障碍儿童对事物的整体认知能力,从而提升自我服务和社会适应能力。

  低年段学生障碍程度较重,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中高年段学生程度较轻,偏重知识点掌握,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主辅式教学或协同教学。学期初根据班级学期教学目标确定4个以月为单位的综合课单元主题,每个单元主题下设4个周课题和3个具体活动。在设计好主题单元计划和周课题之后,综合课老师对每周教学活动进行详细设计,制订课例并分阶段进行评价。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综合课程的开展存在目标定位不准确、内容选择不贴合学生实际需求、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教学过程的开展和评估老师主导多、学生参与少,课程的系统性不强。

  

  

  

  

  二、劳动教育改进实施阶段

  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学校通过开展“我劳动、我健康、我快乐”劳动实践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劳动技能展示活动,各班班主任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劳动教育需求和兴趣爱好,分别展示了制作水果拼盘、剥玉米、淘粮食、炒菜、挖土豆、摘豆角等劳动技能。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发现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劳动技能活动更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更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于是,各教研组展开教研,讨论决定将综合课调整为劳动技能课,以课标为基础开展自我服务劳动技能、家务劳动技能、公益劳动技能、简单生产劳动技能为主题,教师根据学生已有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劳动教育内容。有了课标的支持,内容更具系统性。低、中年段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自我服务技能,通过生活适应课和劳技课得以落实,每周依据课标安排4节生活适应课,3节劳技课(含“一班一品”),高年段主要让学生学会简单生产劳动和职业准备内容,为步入社会奠定基础。每周安排了1节生活适应课,5节劳技课。劳技课继续实行两位教师包班制,教学活动由两位教师共同设计、分工执笔、协同完成。下面以为二年为例阐述劳技课的组织实施。1.选择班级劳技课主题,绘制思维导图。

  

  2.组织实施。结合思维导图确定的内容,分月开展,定期评价。

  3.阶段测评。通过观摩学生操作和教师现场汇报方式展开,依据班级劳技课目标,从设计理念、学生成长、材料准备、成果展示等方面对班级劳技课进行全面考评。

  4.期末汇报。班级劳技课教师结合学情分析、设计意图、内容的推进、存在的困惑及改进的方向等方面对“一班一品”劳技课开展情况和学生学习成效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

  

  

  

  三、劳动教育完善阶段

  2023年9月至今,为了更好地开展劳动技能教育,提高智障学生的劳动技能,学校积极探索并实践适合智障学生的劳动教育途径和方法。在新课标指引下加强课程管理与教师队伍建设,尊重个体差异开展个别化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一日常规中,落实劳动技能教师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家校结合,充分挖掘社区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开展顺应时代发展的劳动技能教育,正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适应学生发展的“一班一品”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劳动教育。

  培智学校学生障碍类型和残疾程度不一,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较大,学校从学生发展现状和可行性出发,面向全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特殊需要定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1)分学段进行课程设计

  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根据智障学生的年龄特点,按照不同学段对自我服务劳动技能、家务劳动技能、公益劳动技能和简单生产劳动技能的四个方面进行划分,不同学段的教学侧重点也有相应调整(见表1)。低年段以自我服务劳动、简单家务劳动为主;中年级在巩固自我服务劳动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家务劳动的难度;高年级适度增加了简单生产劳动和职业准备内容。

  表1  各年段课程内容

  学段

  内容

  低年段

  (1-3年级)

  中年段

  (4-6年级)

  高年段

  (7-9年级)

  艺术

  拓印画

  不织布手工品

  纸伞印花

  泥塑

  扎染

  玉米粘贴画

  花盆根座

  泥塑

  刺绣

  串珠

  石头画

  瓦片画

  茶艺

  泥塑

  生活

  使用物品

  整理个人物品

  个人卫生清洁

  饲养小动物

  盆花打理

  家居清洁

  家务劳作

  手工编织

  香皂制作

  种植区种植

  洗车

  烹饪、烘焙

  家政服务

  美容美甲

  简单修理

  花艺打理

  洗车

  (2)班级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选择主题,制定计划及思维导图(以八年级“土豆大作战”为例)。
  

  (3)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实施个别化教育。

  培智学校班级里的学生能力水平学习特点差异巨大,如果老师对班级里所有学生要求相同,那么势必不能让所有学生得到发展。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对同一班级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和个别化教育。例如,在“制作土豆饼”过程中,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了不同的目标要求(见表2)。个别化教育的实施使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劳动技能均能得到发展。

  表2  八年级劳动教育任务表——制作土豆饼

  学生

  劳动任务

  完成情况

  备注

  A组学生

  3人

  擦土豆丝、切洋葱、

  搅拌食材、加调料、

  煎土豆饼

  B组学生

  3人

  用削皮刀削土豆皮、

  用牙签撕葱丝

  C组学生

  4人

  剥葱、洗土豆、洗洋葱

  

  

  

  

  

  

  2.将劳动教育融入一日常规教育中

  劳动教育的目的是满足学生生活需求,是一种生活化的教育,劳动教育不止步于课堂,学生生活学习的每一刻都渗透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贯穿于一日常规。每天以班级为单位让孩子们参与校园日常劳动,整理宿舍内务、清洁宿舍、楼道和功能室卫生、清扫操场、拖拭悬浮地板,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很自觉地进行劳动分工,拖地、擦拭栏杆、桌面、清洁厕所,每名学生都知道自己的劳动任务,不用老师分配,以劳动实践体现了爱校精神,学会了团结协作(见表3)。

  表3  女生3号宿舍内务整理分工表

  学生

  项目

  完成情况

  备注

  贾乔乔

  整理床铺、清洁卫生间

  刘璇

  整理衣柜、擦拭窗台

  何涛

  拖拭地面、摆放拖鞋

  黄楠

  清理垃圾、开窗通风

  3.落实劳动实训室,建立劳动教育实训基地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最大特点,它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直接经验获得劳动技能和劳动体验,学校注重学生在做种学,在学中做,注重学生在操作、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为此,学校开设了8门劳动实训课,包括洗车、烘焙、烹饪、茶艺、美甲、家政服务、香皂加工、泥塑(见表4),加强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拓宽劳动渠道。其次,学校建立了劳动教育实训基地,包括花房、动物饲养角、种植区,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校内实训,栽植多种类的花草、树木、农作物、蔬菜,饲养小兔子、小鸽子、鹦鹉等,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承担养护、种植和养殖等劳动任务,学习播种、浇水、采摘、翻地等劳动技能和动植物知识。

  表4  渭源县特殊教育学校康训活动安排表

  星期

  班级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一年级

  感统训练

  橡皮泥制作

  积木

  语训

  二年级

  语训

  感统训练

  橡皮泥制作

  积木

  三年级

  泥塑

  香皂加工

  感统训练

  阅读

  四年级

  积木

  泥塑

  阅读

  感统训练

  五年级

  阅读

  书画

  香皂加工

  橡皮泥制作

  六年级

  烹饪

  洗车

  积木

  泥塑

  香皂加工酒店服务

  七年级

  书画

  橡皮泥制作

  烹饪

  酒店服务

  语训

  洗车

  美甲

  茶艺

  八年级

  烘焙

  茶艺

  美甲 阅读

  酒店服务烹饪

  泥塑

  洗车

  九年级

  酒店服务香皂加工

  洗车

  茶艺

  书画

  美甲

  烹饪

  烘焙

  4.开展家校合作,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

  家庭是培智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所,学校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家庭主阵地作用,共同推进劳动教育。每周五,学校利用微信群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任务”,结合本周开展的“一班一品”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家长指导下再次实践,巩固学校劳技课习得的技能,并回馈完成情况,月底进行总结反思(以八年级家庭教育任务清单为例,表5)。

  表5  渭源县特殊教育学校家庭教育任务清单

  班级:八年级   周次:第一周   

  时间:2023年8月27日

  学风

  点滴认识、点滴模仿、点滴做起、点滴进步

  劳动

  教育

  本周劳动教育任务:制作土豆饼

  王晶、白定坚、刘璇

  回顾制作土豆饼流程,独立完成,和家人分享。

  吴院桐、黄楠、朱彬

  练习用削皮刀给土豆削皮,用牙签撕葱丝,和家人合作完成制作土豆饼。

  康发雄、吕旭红、梁盼盼、兰宏博。

  练习剥葱、清洗土豆、洗洋葱、和家人合作完成制作土豆饼。

  每周

  一言

  劳动教育创造美好生活

  家长

  反馈

  学生能积极按照家长要求,结合学校学习,在家长指导下练习巩固制作土豆饼,完成较好,但个别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对本内容仍需反复练习。

  每月

  总结

  本月通过学校课堂学习、家庭练习巩固双管齐下,学生的动手能力、劳动技能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但仍需在家长监督下反复实践。

  5.发掘社会资源,拓宽劳动实践渠道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技能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学生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技能的学习,形成独立或半独立的生活能力,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就业打基础。学校要充分挖掘社区和社会教育资源,多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和生产劳动,让学生了解社会,获得认同。

  

  社会实践

  

  

  

  

  

  (1)与社会融合,开展劳动实践。劳动教育和学生的融合教育相结合,学校通过每年的“助残日义卖活动”,联合文化馆、鹿鸣谷军事夏令营基地以及个体商户共同将学生制作的串珠、香皂,种植的看瓜进行义卖,同时进行现场美甲和书画义卖;在“学雷锋”活动中,学生清扫校园周边及河道卫生,维护县容县貌。实践活动促进了智障学生的融合教育,加强了学生与他人的沟通合作能力。在“春节”期间,鼓励学生参与村社开展的传统节日活动中,学生通过劳动体验传统文化,感受节日气氛,制作传统手工和美食。

  (2)与社会单位合作,建立劳动实习基地。学校和一些社会单位合作,签订实习协议,将社会单位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让学生了解社会工作的流程和内容,理解劳动创造的价值和意义,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例如,让1名学生在渭源县克丽缇娜美容院实习,主要认识不同美容产品的作用、具体用法,学习洗面按摩手法等。学生通过实习掌握这些职业技能,促使智障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6.实施多样化的劳动教育评价方式

  劳动教育的评价方式有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过程评价分为课后评价和阶段性评价,课后评价是指在每节课后,及时记录学生技能学习过程,填写“一班一品劳技课周活动记录”,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反馈;阶段性评价是在每个劳动主题进行完之后,对学生劳动教育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以完成情况为依据调整下一阶段劳动教育目标。终结评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班级为单位,现场展示“一班一品”劳动教育成果;另一种是结合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以班级劳动教育工作汇报形式开展,班主任制作PPT,综述本学期“一班一品”开展情况。

  

  

  

  

  

  四、劳动教育实践成效

  学校通过开展“一班一品”劳动教育,深化了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分科+劳技+康训”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拓展了“校内实训+家庭指导+校外实践”教育模式,通过深化校内实训,加强家庭劳动教育指导,引入校外实践,三者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真实的实践体验。根据学校实际,编写了《班级劳动教育画册》等劳动教育资源集,丰富了校内劳动教育资源,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劳动教育需求,为“一班一品”劳动教育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转变了教师、家长教育观念,确立了适合智障学生发展的目标,提高了学校办学水平。通过参与劳动教育,学生们不仅在技能上有所提升,更在心理和精神层面取得了显著的成长。他们学会了珍惜劳动成果,懂得了感恩与分享,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实践操作中,学会了不同的生活和休闲娱乐方式,提高了生活品质;同时,劳动教育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和毅力,使他们更加坚韧不拔、自信自强,成为自食其力、残而有为的劳动者,帮助特殊儿童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推进了教育公平,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力量。

  

  供稿|教研室

  监审|杨和平  

  责编|张   静 

  编辑|蔡承非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

标签: 劳动   学生   教育   学校   技能

相关推荐